新近,莆田学院数学系副教授林建伟老师,成功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他主持的《具随机利率组合信用衍生产品定价和有限违约观察期多方谈判策略的研究》,该项目使他在众多年轻教师中脱颖而出。据介绍,自然科学基金的创新之处,在于它利用偏微分方程理论方法建立具有有限违约观察期公司债券的数学模型。该项目的研究成果,首先从理论上进一步完善了金融衍生产品的定价理论,使投资者对金融风险更加深刻的认识;其次,在美国破产法下公司债券的模型的建立和定价分析,可为在处理违约公司破产重组经验方面尚未成熟的情况下提供必要的参与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日前,记者慕名前往采访,碰巧他正在文正楼做题为《具有违约观察期公司债券的定价问题》的讲座。讲台上的林建伟神采飞扬,声情并茂,幻灯片,多媒体,板书,各种教具用得得心应手,整场讲座有声有色,令台下的学生们听得聚精会神。“林老师给我们上课都是自己写板书,每道题都是一步一步地讲解。”09级金融数学系的庄良英告诉记者。原来,上过林建伟专业课的学生都说,林老师上课特别认真,很少用PPT展示,对每一道数学题总是一步一步进行板书,生怕漏掉一个步骤让学生不理解。 今年35岁的林建伟,2005年从华侨大学毕业;2009年在同济大学数学系学习,获博士学位,在莆田学院主要担任复变函数、金融数学的模型与方法等课程教学,并从事基础数学研究。“一个好老师,不仅要备好课,还要认真批改作业,最重要的就是要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接受采访时,林建伟告诉记者,每次上课都会尽量利用板书,以板书为主、PPT为辅,这样能保证学生思维的连贯性。并引用生活中的一些实例,举一反三,寓教于乐,课堂上,他善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深奥枯燥的数学难题,让学生们听得来,记得住,用得上。 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有时碰上一道难解之题就算绞尽脑汁也不一定能得出结论。和学生们一样,林老师也会遇到一些难题,每每此时,他总能不厌其烦,潜心钻研,努力寻找出更为简便的计算方法。“人生就像爬山,翻越一个山岭后还要往更高的山岭前行。每个人都应该不断修正自己、不断激励自己,这样才能取得进步。” 林老师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他不断地用行动证明自己仍在学习,在进步。2009年,他获得博士生学术会议《金融论坛》优秀成果奖。同年,他发表的《双方互相担保公司债券的定价和风险分析》被EI收录,2011年,他发表的《The Valuation of the Basket CDSs in the Primary-SubsidiaryModel》被SCI收录;同年林建伟还入选年度“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 作为一名年轻的高校教师,林建伟以教书育人为已任,以科学研究为动力,取得教学、科研方面不俗的业绩,赢得了学生的敬重、同行的赞赏。面对成功,林建伟表示,自己还年轻,今后的路还长着哩,为此,他将不骄不躁,锐意进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