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社会
山村女支书的民生情怀
——记庄边镇梨坑村党支部书记黄少容
【发布日期:2014-06-17】 【来源:】 【阅读:次】【作者:晚报记者 钱碧云】

    走进庄边镇梨坑村,整洁的村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昔日的小山村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群众高兴地说,这也有村党支部书记黄少容的一份功劳。
    黄少容今年47岁,作为一名农村妇女,她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但是,一场突来的疾病打破了这个家的宁静。2007年,她的丈夫被确诊为运动神经元病,为了给丈夫治病,她四处奔波,钱没少花,病却没看好。丈夫走后,为了支撑这个苦难的家,她辞去鞋厂的工作,回家乡创办鞋面加工厂。她把村里赋闲在家的姐妹召集起来,手把手地教她们鞋面加工技术。经过她的苦心经营,加工厂的生意慢慢走向正轨。
    2年前,村党支部换届,黄少容走马上任。开初,黄少容也有过思想斗争,怕挑不起这副重担。有人劝她“少容啊,你鞋面加工厂办得有模有样,还图个啥?……”向来敢于担当的黄少容,不为舆论所左右,毅然挑起这副重担。面对村民因交通不便而造成农产品滞销及孩子上学路不好走的现状,深谱“要想富,先修路”之道的黄少容,决定发动村民投工投劳,出力出汗。大伙看她在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便一呼百应,纷纷前去帮忙。经过一段时间的奋战,总长400多米的水泥村道开通了。村道开通后,大大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需要,为村里的经济发展铺平道路。
    去年,湄洲湾至重庆高速公路建设启动。该项目贯村而过,一些村民的房子需要拆迁,为保证项目顺利进行,她坚持走群众路线,一边组织村干部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政策,一边深入群众,大力宣传、发动。对一些“钉子户”,她发动其家庭里有威望的人或明事理的亲戚,一起做思想动员、矛盾化解工作。有个别人家因评估不合理拒不拆迁,黄少容和村干部三番五次上门做思想工作,并协调上级部门重新进行评估。因工程施工造成一些渠道堵塞,前些日子暴雨成灾,导致部分农田被淹,村民颇有怨言。民有所呼,我有所应。黄少容马上协调相关部门予以解决。由于方法得当,措施得力,使整个征迁工作始终在文明、和谐的气氛中进行。
    由于她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村里的工作上,因此很少去关心鞋面加工厂的事,致使经济效益明显下降。她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赢得了干群们的交口赞赏。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