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家庭主妇很会持家 勤俭节约言传身教
【发布日期:2015-03-18】 【来源:】 【阅读:次】【作者:晚报记者 钱碧云】
今年64岁的陈玉环是荔城区镇海街道梅峰社区一名普通居民。对于“最美家庭”的理解,她说:“除了家庭的每个成员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和睦相处外,勤俭持家也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生活中,她是一名好妻子、好母亲、好奶奶,她用自己的朴实、贤惠、能干,细心打理着自己的家庭,为一家老小营造一个舒适温馨的生活环境。 她的家庭是个普遍的五口之家,她和老伴都是退休人员,儿子和媳妇都是自由职业者,还有个正在读小学的孙子。她每天都要精打细算,久而久之就养成了勤俭的好习惯。在他们一家人的眼中,勤俭节约不是寒酸小气,而是一种美德、一种操守、一种责任。“成由勤俭败由奢”,节约是一种美德,勤俭持家是陈玉环在生活中一直坚持的信条。 “不要看那一滴水一度电就不在意,过日子还是要从一点一滴做起,要精打细算、量入为出。”陈玉环说。据介绍,他们家每顿饭菜都实行“光盘”行动,至于随手拧紧水龙头、拔下电器插头等这些生活中的小细节自是不必说了。在她的家中,比如洗菜、洗衣服的最后一道水总是留着用来冲马桶,淘米水用来浇花等等这样的节俭“小妙招”也已经成为他们一家人的生活习惯。 陈玉环一家不仅坚持生活要勤俭节约,在低碳环保上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每天上超市、市场买菜,陈玉环坚持自己带购物袋去,至于装菜、装水果的塑料袋,每次用完也不直接扔掉而是留作垃圾袋,进行二次利用。家里的废旧物品也常常被陈玉环“改造”成各种东西,再利用来装点房间,或者给小孙子做玩具等等。在“改造”旧物的时候,陈玉环常常喊上家人一起动手参与,不仅将旧物“变废为宝”,而且也增添了一家人的生活乐趣。 说到“变废为宝”,陈玉环拿出两个用钻孔串了绳子的易拉罐,一边演示,一边对记者说“这本来是两个喝完的空易拉罐,我想了办法给小孙子做成两个小‘高跷’,他很喜欢,每天就在家里踩着走来走去,嘎达嘎达的响。” 玉环的言传身教,使晚辈获益匪浅。她的儿子、媳妇也很节俭,从来不大手大脚花钱,一套衣服穿了一年又一年也舍不得扔掉。就连上小学的孙子也懂得节约,从来不自己买零食吃,每年的压岁钱,全部交给奶奶保管,除了买学习用品外,他不会随便向奶奶要钱买东西。要是学校发动捐款,那么,他总会积极响应,而且捐得大方。 |
秀屿区东峤镇 金秋有爱 助学成长
我市打造全省首个“星青年零工驿站”
以赛促练 锻造救援尖兵
从湄洲湾到井冈山 传承红色精神 汲取奋进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