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小学教师的别样兴趣 20年收藏3000多枚校徽
【发布日期:2015-03-26】 【来源:】 【阅读:次】【作者:晚报记者 钱碧云】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西天尾后埔村陈震家,见记者造访,他赶快把自己珍藏的3000枚校徽拿出来,整齐地摆放在桌子上,让记者观赏。 他告诉记者,自己收藏校徽是受一位考上上海理工大学同学的影响。那是1995年7月份的一天,他到该同学家玩,那个同学向他展示自己的校徽,当他看到那枚精致的校徽时,不禁眼睛一亮。该同学看到他那么喜欢校徽,就赠送给他。从此,他一发不可收拾,开始热衷于收藏校徽。通过购买、交换或别人赠送等方式,共收藏了全国500多所高校及其他学校不同时期的校徽3000多枚。 记者看到,最早的是上世纪30年代我市的两枚别针式校徽。这两枚校徽均为倒三角形状,主色调是蓝色、白色,三角型下方还有一个小小的梅花造型。校徽上的字样清晰可见,写着“莆田县延寿乡中心学校”、“莆田县瑞东乡中心学校”,很多是繁体字。陈震向记者介绍说,校徽常常集书法、图案、造型于一体,外形美观,寓意深邃,突显了一个时代鲜明的烙印。他还告诉记者,从这些历尽沧桑的校徽故事中,人们可以看到我们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截然不同的教育理念。 他表示,收藏的乐趣在于寻觅的过程。那年去昆明旅游时,他特地到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大学、云南民族大学等6所高校共获得7枚校徽,其中昆明理工大学那枚校徽来之不易,那天下午雨下得很大,当时学校已放假,自己以为不会有收获,后来在校门口遇到一个佩戴一枚红色校徽的老师,于是他就上前向其说明情况,没想到那位老师欣然答应,并把校徽送给他。后来他听旁人说,赠送校徽的那位老师是学校的副校长。 2004年陈震去广州旅游,曾特地到解放军体育学院拿校徽,到了学校,警卫告诉他,现在学校已停止招生,只搞培训,为此,他只好空手而归。 2006年,陈震为了得到南京艺术学院的校徽,他写信给邹建校长,请求赠送校徽。校长被他的精神所感动,便让办公室人员寄过来。 记者在他的众多藏品中发现,北大、清华、复旦大学等名校的校徽,无一不是设计独特、做工精美、用料考究,有的校徽还把校训刻在上面。 在谈及收藏的艰辛时,陈震说,收集初期,因为电子信息化网络还不发达,他常常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孤身一人前往北京、上海、重庆等地,漫步在各大高校,看到学生就上去求购。有时一天只能去两所学校,在一个城市一待就是半个月。现在网络发达,只需在网络上发布求购消息,就会有人回应,收集校徽的渠道多了,他的藏品数量也与日俱增。 陈震表示,目前,全国本科学院的校徽还有不少没有收集到手,下一步他准备努力收集齐全。 临别,陈震告诉记者,为了让更多的人一起欣赏他收藏的校徽,他准备今年4月份,在自己所在的学校——笏石坝津小学举办校徽收藏20年回顾大展,接下来还会到莆田各完全中学做一个巡展,激励学子们为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而努力。 |
秀屿区东峤镇 金秋有爱 助学成长
我市打造全省首个“星青年零工驿站”
以赛促练 锻造救援尖兵
从湄洲湾到井冈山 传承红色精神 汲取奋进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