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金标:创办工作站 无偿服务他人
【发布日期:2015-09-15】 【来源:】 【阅读:次】【作者:晚报记者 钱碧云】
下岗后的陈金标,无偿腾出自家临街的店面,创办“涵西劳动保障工作站”,没收一分报酬,帮工业路附近500多位原本无技术的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多年来他还默默无闻地为退休老工人提供免费的“代办”服务,老人们只要有什么事,找上门来或者打个电话,他都会马上帮助并办好。好多人都说他是傻子,他说要把这样的傻子一辈子做下去。 “走,到‘下岗职工之家’去坐坐。”多年来,位于涵江区工业路的“涵西劳动保障工作站”成为下岗者及退休人员的好去处。创办人陈金标因此也成为了下岗工人的贴心人。许多下岗人员一有空就找陈金标诉衷肠、道困难、谈看法、寻思路。 今年60多岁的陈金标,2001年从莆田玻璃厂下岗后,就一直把服务他人当作自己的“下岗再就业”。他把原本月租700元的临街店面无偿腾出,建立了下岗职工之家,专门为涵江区涵西街道工业路的上千位下岗工人提供服务和娱乐场所,而他却从来没得到一分报酬。 工作站成立之初,帮助下岗工人解决再就业问题是老陈的头等大事。他走街串巷,引导下岗失业人员摒弃传统就业观念并主动帮助他们寻找就业岗位。下岗职工陈珊、陈碧鑫姐妹,想开个咖啡店实现再就业,老陈帮助她们筹集资金,开办了涵江首家“绿萝花”咖啡店,还招收三名下岗姐妹做助手,被一时传为佳话。 陈金标在“工作站”设计了一个招工信息栏,一有空就骑车到区劳动力职业介绍服务中心,抄回一些就业信息,贴到招工信息栏上,供下岗工人参考。10年,老陈为工业路附近500多位原本无技术的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其中50多位“4050”下岗再就业困难工人在他的牵线下也实现了再就业。 除了帮助下岗再就业,老陈还帮工业路许多退休老工人“跑腿”,默默地为他们提供免费的“代办”服务。为了便于联系,他印了联系卡,老人们只要有什么事,就按卡的联系方式找上门来或者打电话,他都会马照办,而且办好。 “老人的事,就是我的事!”这是陈金标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工业路退休老人林瑞瑛前不久听说军转干部可以加工资,但苦于自己行走不便而且子女又都在外地工作,于是他便试着打了个电话给陈金标,没想到陈金标很快就来到了他家,并爽快地答应下来。由于区划调整,林瑞瑛的相关档案,陈金标辗转多次才找到。老陈颇费周折才帮林瑞瑛办好相关手续并加了工资。为表达谢意,林瑞瑛硬塞给他一个红包,可陈金标怎么说也不肯收,还说以后有事尽管找他,林瑞瑛感动得热泪盈眶。 前年年初,工业路50多位退休老人的退休证要送到有关部门年检,陈金标了解情况后,全部帮他们代办了;黄文模等10多位老人想办理户口迁移手续,打个电话,陈金标也照样帮他们办好;李世南老人屋前不久两块玻璃被风刮破了,打个电话找陈金标,陈金标也很快帮他买了两块玻璃,并上门装好;陈永新老人今年夏天被蚊子叮得没办法,就找陈金标,陈金标很快帮助找来木工,装上了纱窗…… 陈金标默默无闻地为社区下岗工人及退休老人提供无偿服务的感人事迹,已成为当地居民茶余饭后的美谈。
|
我市全力以赴防御台风“丹娜丝”
荔林水乡 夜绽华光
毕业启航 共赴新程 湄职院举行2025届学生毕业典礼
荔城区北高镇 深入基层听民声 办好实事暖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