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国雄十多年献出4000多毫升血 这股“熊猫血” 始终是热的
【发布日期:2015-09-18】 【来源:】 【阅读:次】【作者:晚报记者 钱碧云】
城厢区卫计局干部肖国雄,十几年来他共献血4000多毫升,他用自己的青春热血谱写了一曲曲爱的赞歌。 那是一次偶然的机会,肖国雄被查出血型属全国仅占3%的“熊猫血”。他深知,越是稀有的血型,越紧缺,自己的血,哪怕只能救一个人也是值得的,就算一个都救不了,但能够通过自己的行动,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到无偿献血的队伍中来,也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拿定了主意后,2002年,他便成为一名随时准备献血的志愿者。由于常年献血,他已成为血站的“老熟人”,每次来到献血车前,医生和护士都主动跟他打招呼。在他的带动下,他的弟弟、同事、朋友等都加入献血队伍。血液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患者手术的成败以及术后的康复。自从成为献血志愿者后,肖国雄便对自己的饮食加以约束,他对自己作出了硬性规定:凡在献血间隔期内,一律滴酒不沾。肖国雄说:“每次接到血站电话时,我的心就久久不能平静。既然这种血型稀少、很难匹配,需要的人肯定很急,应该主动帮助他们。” 2004年,他接到市血站电话,说有一个病人要做手术,急需用血,然而,手术日期提前定后,医生却被患者的A型RH阴性血难住了,因为这种被称为“熊猫血”的血型非常稀少。而医院又没有存血,患者迟迟未能按时手术,生命岌岌可危。中心血站接到医院的求助电话后,因血库也没有该血型的库存。血站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逐个联系此类血型的人,然而,有的人在外地,有的人不符合献血条件。当血站工作人员拨通肖国雄的电话时,他马上回答:“好!我一定准时赶到!”400毫升的“熊猫血”使患者的手术得以顺利进行。据介绍,那天,刚好他的小舅子定亲,请他喝喜酒,可为了患者,他二话没说,就马上赶往市医院献血。 与多数父母一样,对于肖国雄的多次献血,他的父母也很担心。为打消父母的思想顾虑,他跟自己的父母说,按照相关规定,献血对身体不会有任何损害,再说,自己献了这么多次,还没有感觉到有什么不适。从此。父母就放心了,并支持他献血。 前年农历正月初八那一天,泉州血库给他打来电话,称有一老妇牙龈出血,血流不止,医院告急、血库告急,急需成分血,希望他能援手相帮,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接到电话后,他便风风火火驱车前往,为了一个素不相识的人,他居然从莆田赶往泉州献血,他的善举让在场的人员无不为之动容,尤其是患者家属更是备受感动,家属拉着他的手,一个劲地向他道谢…… |
我市全力以赴防御台风“丹娜丝”
荔林水乡 夜绽华光
毕业启航 共赴新程 湄职院举行2025届学生毕业典礼
荔城区北高镇 深入基层听民声 办好实事暖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