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路上的领头雁——华亭镇五云村种果能手林桂芳
【发布日期:2015-11-09】 【来源:】 【阅读:次】【作者:晚报记者 钱碧云】
家住华亭镇五云村的林桂芳,初中毕业后就跟随父亲开山造果,从事果树生产、科研及科普宣传活动。十几年来,他凭着自己的那一份执着,在干中学,学中干,在果树栽培、管理和良种培育方面,取得不俗业绩,得到广大果农的赞誉和各级的嘉奖。 在谈及自己的成功时,他表示,除了个人的努力外,更得到各级科研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农民土专家父亲的提携。 据介绍,早在1998年,他便在其父亲创办的莆田新华云晚熟龙眼繁育中心担任技术员,参与了培育特晚熟龙眼“立冬本”的栽培技术研究,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2002年,该品种获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目前,该品种通过嫁接、高接换种级实用技术培训等措施,已在全省各地推广栽培面积15000多亩。2008年,成立了莆田市城厢区云林名优果树开发有限公司,他仍担任公司生产技术人员,精心研究枇杷“早地6号”二次短截修剪技术,探索出一套优质、高产、高效的栽培技术,每亩能增加收入2600多元。然后通过技术培训,示范推广,为当地果农增加收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2007年,该公司培育的枇杷“早地6号”在参加评比中获得全国奖。 尝到甜头后,他信心倍增,2008—2010年,他参与承担省农业科技重点项目“特晚熟龙眼立冬本高产稳产高效栽培示范推广”,示范栽培200亩,技术培训辐射推广面积达2000亩。 2011年,他开始引进热带生态型龙眼新品种“四季蜜”,进行试种,并研究综合应用修剪、环割、断根、水肥促控等物理措施和乙烯利、多效唑、生长调节剂等化学措施,对“四季蜜”龙眼反季节开花着果的影响,制定出一套高产高效栽培技术。2014年,他承担省农业科技重点项目研究成功后,将为发展莆田四大名果、重振“兴化桂元”雄风发挥重要的作用,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再做贡献。 近年来,为了尽快把自己培养成为一名果树栽培的行家里手,他坚持在干中学,学中干,一边向他的父亲学习,其父曾获得科普惠农带头人称号,一边利用闲暇时间参加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学习,获得中专文凭。2011年 ,他参加福建农村大学举办的新型职业农民专科学历教育,2013年,他被评为农艺师,并成为莆田市枇杷协会会员、城厢区枇杷协会会员和龙眼协会会员、区科普协会成员和信息联络员。 有道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靠种果致富的林桂芳,始终没有忘记回报社会。为了让果农们一道“种果树,奔富路”,他通过举办培训班,让更多的村民掌握优良品种的栽培技术。并无偿为当地果农提供嫁接“立冬本”、“四季蜜”龙眼的技术和接穗,此后,还实地跟踪解决群众遇到的果树生产技术难题,成为他们种果致富的技术后盾。 走访中记者了解到,至目前,该村已成为莆田市最大的“立冬本”和“四季蜜”晚熟龙眼基地,并在全镇推广特晚熟龙眼优良品种“立冬本”、“四季蜜”达3000多亩,此外,他还无偿为果农赠送生产技术资料,带动他们共同走上科技种果致富之路。 |
荔林水乡 夜绽华光
毕业启航 共赴新程 湄职院举行2025届学生毕业典礼
荔城区北高镇 深入基层听民声 办好实事暖民心
古韵新声颂党恩 我市举行“迎七一”文化惠民专场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