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中午,莆田边防检查站执勤业务三科教导员周岗顾不上休息,直奔莆头港码头,提前赶到口岸提供“零等待”入境服务。一小时后,利比里亚籍“拓本”号万吨工程作业船,抵达莆田口岸后迅速验放通关,驶向南日岛周边海域进行风机海上安装。据悉,这是国内已获批准建设的最大海上风电场项目,总投资82.25亿元。 “风力发电因其能源具有可再生、无污染等特点,是新能源中具有极大发展潜力的领域。本次安装的5mw风机是目前国内海上最大的风机,转轮直径128米,轮毂中心高度达81米,耸立在海面上犹如‘风神’。”当天,正在现场协调通关的教导员周岗拿着对讲机,带着沙哑的嗓音透露说,他们采用3G口岸智能管理系统,推行“数字化口岸”提供网上报检、登轮无线验放服务,统合电子监控智能侦测、边防检查信息系统等7大系统功能,外轮到港后立即完成入境验放手续,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口岸管理系统之一。同时,外轮代理公司提前通过互联网向边检机关报检中心报送数据,而原先边检部门官兵执行的口岸限定区域管理工作,也由无人值守的电子门禁系统替代。 海上风电场不占用土地资源,基本不受地形地貌影响,风速更高,风电机组单机容量更大,年利用小时数更高。莆田南日岛海上风电场一期项目全面投产后,预计每年可提供约14.1553亿千瓦时的清洁电量,可代替标煤45万吨、减少用水439万吨,并减少相应的水力排灰废水和温排水等对海域污染,是目前已探明的中国风力资源最丰富、利用小时最高的海上风电项目。 位于东南沿海的莆田市,是我国沿海对外开放地带及对台往来的交通枢纽,已与27个国家和地区的50多个港口实现通航。 莆田边检站副站长郭巧介绍说,为提升口岸通关效率,该站推行“关口前移”,在港区设立执勤点,官兵24小时进驻,实行“网上报检”、“QQ报检员之家”等服务措施,营造高效便捷的通关环境,确保外轮第一时间靠港,第一时间作业,打造清洁能源“零距离”服务平台,有效缓解国内能源紧张状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