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能有几个32年?他却在档案系统默默无闻的岗位上度过了整整32个春秋,为涵江区档案事业倾注了大半生心血。他就是最近被评为全国档案工作先进工作者——方明坚。熟悉他的人都说,这个先进,他当之无愧,名副其实。 作为馆长,方明坚把一门心思全扑在档案事业上。因工作需要,他带领馆里的其他同志跑乡镇、走部门、下农村、进企业,早出晚归,加班加点,指导档案业务。经常在路上奔波,不知流了多少汗,不知吸进了多少灰尘。但他从没喊过一声苦、叫过一声累。通过几年艰苦努力,档案工作逐步走上了规范化、标准化轨道。多年来,他在馆外搜集到的各种珍贵档案史料达300件。这些老古董,时间横跨明、清、民国年代,内容涉及宗教、史学、国学、医学,颇具地方特色和文献价值。借助这些馆藏资料,方明坚利用业余时间撰写、编纂出《涵江村名》、《涵江钩沉》等档案成果。其中《涵江村名》还荣获全省优秀档案编研成果一等奖。 档案的最终价值体现在服务上。方明坚深知,到馆查阅档案,请求提供档案证明的,大多是遇到难办之事的普通群众。为此,他总是乐此不疲地为群众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该区职工方女士,已到法定退休年龄,但该区人社局的经办人员告诉她,她的个人档案里缺少参加工作时的招工表,无法办理退休手续。为此,她和家人多次到涵江档案馆查找。工作人员在已建立的馆藏目录数据库中查找未果,又通过手检目录查找区劳人局全宗,仍然没有查到她所需要的资料。 方明坚了解这一情况后,通过认真分析后认为,1984年-1991年涵江只有劳动人事局,1992年政府机构改革,区劳动人事局撤销,成立了区劳动局和区人事局。由于历史原因和某些人为因素,区劳人局、区人事局全宗里都可能有她的招工档案。方女士是职工,应先去区劳动局全宗里找。工作人员经过细心查找,后来果然找到了她1985年参加工作的招工表和招工介绍信存根。方女士深受感动,握着方明坚的手连声道谢。据介绍,类似这种事例,在他的档案人生中还有许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