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助残路 一支奉献歌
——记残疾人联络员朱金洪
【发布日期:2016-02-17】 【来源:】 【阅读:次】【作者:晚报记者 钱碧云】
作为村级残疾人联络员,朱金洪无疑是优秀的。8年来,他共帮助10多名残疾人实现就业,为20多名残疾人办理残疾证,为50多位残疾人办理生活困难补助,为6户残疾人争取安居工程,帮6个残疾人子女圆了大学梦。数字是枯燥的,但数字却最具说服力。这一串颇具说服力的数字凝聚着他几多辛勤的心血和汗水。 2008年,朱金洪担任枫亭镇海滨村残疾人工作联络员,这是第一批村级联络员。海滨村是人口大村,全村有5000多人口,其中持证残疾人84人。这些残疾中,有视力、听力、肢体、言语、智力、精神等方面的残疾。人数多,情况复杂,要做好这份工作并不轻松。 为了不负众望,充分发挥联络员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做残疾人的贴心人,上任伊始,他以摸清本村残疾人底子为抓手,爬山涉水,走村入户,一个不漏的全面走访,用了20来天的时间,把每个残疾人的家庭住址、家庭成员、残疾类别及他们在生产、生活中的各类需求、对残疾人工作有什么建议和意见等全部摸清,并建立档案,为下一步做好联络员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走访期间,他与残疾人朋友促膝谈心,倾听他们对康复、教育、就业等方面的呼声,并向他们宣传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及政府的优惠政策等,从而赢得了残疾人对他的信任。 为了把为残疾人办的好事办好,实事办事,他想残疾人之所想,帮残疾人之所需,村里有5名重度残疾人因行动不便,一直没办理残疾证,享受不到政府的优惠政策。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他马上向镇残联和县残联反映,请求上级残联帮助解决。此事引起县残联领导的重视,立即派相关人员下乡,上门为5名残疾人办理了残疾证。此举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反响,尤其是得到残疾人的好评。 首战告捷,既让他尝到了甜头,又让他增强了信心,接下来,他便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残疾人就业及他们子女的教育上。为了帮助残疾人就业,他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只要能为残疾人就业提供机会,他绝不放过。每年县残联都会组织一场就业招聘会,每次他都要亲自带领本村有就业能力和意愿的残疾人参加应聘,帮他们圆了就业梦。 残疾人子女的就学也是他心头的一大牵挂,去年,海滨村残疾人肖女士的女儿考上了大学。由于父亲早逝,母亲重度残疾,家庭经常十分困难,为了帮助肖女士女儿圆上大学梦,他四出奔波,又是找县残联帮忙,又是找企业家资助,在他的大力帮助下,肖女士女儿终于如愿以偿圆了大学梦。上学后,肖女士的女儿特地给他打电话表示感谢,为此他感到莫大的欣慰。 前年残疾人朱某家的旧房子受台风影响屋顶瓦片被掀翻,墙体开裂,全家愁眉苦脸。了解到这个情况后,他马上联系镇残联,为朱家申请了安居工程危房重建补助,在较短的时间内朱家的旧房得到了改造。搬进新房的朱某逢人便夸:“金洪真好,残联真好,没有他们的帮助,我们全家还住在危房中,太感谢了!” 8年来,朱金洪用自己的满腔热情为残疾人办了那么多的好事实事,为残疾人事业传递正能量,得到残疾人朋友的广泛赞誉和上级残联的充分肯定。面对人们的夸奖,他表示,将一如既往,忠实履职,为助残工作再做新贡献。 |
荔林水乡 夜绽华光
毕业启航 共赴新程 湄职院举行2025届学生毕业典礼
荔城区北高镇 深入基层听民声 办好实事暖民心
古韵新声颂党恩 我市举行“迎七一”文化惠民专场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