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社会
关国祥:村民致富的“领头雁”
【发布日期:2016-03-30】 【来源:】 【阅读:次】【作者:晚报记者 钱碧云】
能在村干部任上一干就是37年并不多见!江口镇顶坡村的关国祥便是这么一位资深村干部。
  1978年,改革开放的大潮汹涌澎湃,在这百废待兴的新的历史时期,年轻有为的关国祥,被信赖的目光推上了村党支部书记这个位置上。
  顶坡是江口的山村,这里人多地少,资源匮乏,交通不便,是远近闻名的“卖柴村”。村民的主要收入,靠得是去十几里外的后山砍柴出卖。尽管够苦、够累,但一天下来,也赚不了几个钱。穷则思变,为了带领群众甩掉穷帽奔富路,通过深入的调查了解,他发现,原来头戴穷帽的顶坡人却脚踏宝地:广阔的山地是发展水果种植业的风水宝地;众多的海外侨胞是劳务输出的有效资源;能干的村民是发展经济的生力军……
  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他提出了“劳务输出、国内创业和种植果树”三条腿走路、可持续发展路子。他的真知灼见得到广大干群的一致认可,于是,大干快上,发展经济的热潮在顶坡村掀起。
  为了做足做活劳务输出这篇文章,他一边发动村民通过亲带亲、户带户的方式,让更多的青壮劳力向海外输出;一边组织输出劳力参加各级各类的技能培训,使每个输出劳力都有一技之长。此外,为了让这些劳务输出者,出得去,留得住,干得顺,村里还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维权保护。“三管”齐下,使该村的劳务输出的市场蛋糕越做越大,越做越甜。如今,全村约1500个劳力常年在海外打拼,给占全村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每年,他们为村里赚回大把大把的钞票,为家乡的两个文明建设添砖加瓦。如今,走进顶坡村,举目四顾,万千景象尽收眼底:在青山绿水环拥中,高楼大厦鳞次栉比,水泥村道纵横交错,大小车辆来往穿梭,各种店铺次第开放……
  在致力于引导富余劳力向海外转移的同时,他还注重引导部分头脑活络的能人在国内经商、办企业。这些能人,从事建材、鞋帽、服装、餐饮等。他们的足迹遍布全国各地。由于经营有方,他们生意越做越红火,事业如日中天,为村里的经济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为了促进产业转型,他通过市场调查,发现“巨峰”葡萄是一种效益型果树。于是,他便带领村干部专程往福建农科院向教授请教,请专家前来实地考察、论证,举办培训班,为村民提供技术指导、鼓励村民把原来用于种粮种菜的耕地用来种“巨峰”葡萄,发展“甜蜜事业”。为了让“甜蜜事业”发展得更好更快些,关国祥带头捐资,并带动其他村干部、企业家共同捐款66万元,从10公里外的秋芦山涧引来泉水。此举不仅让全村群众能喝上甘甜纯净的水,还对原土渠改造为石渠,既节水又方便果园浇灌。此外,还在葡萄园内浇灌水泥道路,与主干村道对接,从而方便群众运肥运果。
  2013年,顶坡村被列为莆田市第三批农村幸福家园建设试点村。他乘势而上,带领干群掀起村道硬化、两边绿化、路灯亮化热潮,为村里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铺平了道路,得到了干群的一致好评。
  有播种就会有收获。近年来,顶坡村连续七届评为区文明村。关国祥自己二十多次被市、区授予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等光荣称号。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焦点图片
  • 荔城区北高镇 深入基层听民声 办好实事暖民心
  • 古韵新声颂党恩 我市举行“迎七一”文化惠民专场演出
  • 西天尾镇开展宗教场所消防演练 筑牢安全“防火墙”
  • 秀屿区东峤镇居家养老项目 多元服务托起“夕阳红”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