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社会
我市推行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小区却遭实施难 生活垃圾分类路有多远?
【发布日期:2016-05-13】 【来源:】 【阅读:次】【作者:晚报记者 欧碧仙】

    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升人居环境,我市从2010年开始试水推广生活垃圾分类,在有条件的小区率先推行垃圾分类试点工作。
    据了解,城区纳入试点的小区有荔园小区、宝胜小区、万辉国际城及莆塘社区。这些小区的居民将免费分到4种不同颜色的垃圾袋(可回收垃圾蓝色收集袋、有害垃圾黑色收集袋、其他垃圾红色收集袋、厨余垃圾灰色收集袋)、和两个简易分类垃圾桶(筐)。然而,记者走访城区部分试点小区发现,多数业主对自己所住小区被纳入垃圾分类试点小区并不知情,小区垃圾箱(桶)中,也未见垃圾分类处理现象。
    昨日上午,记者在荔园小区内看到,每栋楼附近都设置了两个塑料垃圾桶,仔细查看垃圾桶内投放的垃圾并未分类。记者随机采访多位小区居民,他们均表示不知道该小区是垃圾分类的试点小区之一。
    距离荔园小区不远的宝胜小区内也存在同样的情况,垃圾分类处理并不理想。不少业主反映,不知该小区是垃圾分类试点小区,对于向业主发放4种不同颜色分类垃圾袋的规定也是闻所未闻。“长期养成的习惯,家里的垃圾都是集中在自己买的垃圾袋内,再拎到小区的垃圾箱(桶)内投放。”业主方女士表示,如果小区真正推行垃圾分类,她会选择赞同并认真执行。
    一些物业管理人员表示,虽然我市很早就推出垃圾分类政策,但并没有实施相关政策的硬性规定和奖惩措施,加上缺乏有力的宣传,一定程度上导致垃圾分类无法进行有效推广。
    市环卫处副主任陈铭军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垃圾回收利用体系没有统一标准,市民普遍缺乏垃圾分类意识等,都会导致实施困难。从试点的情况来看,居民素质、居住条件、宣传力度、表彰机制和监督保障都关系到垃圾分类的成败。
    陈铭军说,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从2010年开始向全市市民呼吁宣传,并引导市民进行生活垃圾分类。今年出台了《加强莆田市城区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根据实施意见,到2016年底,全市生活垃圾实现减量10%。而2017年,将总结试点先行工作经验,在全市城区所有有物业管理的小区(含学校、商店、写字楼、机关企事业单位)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到2017年底,全市生活垃圾实现减量20%。2018年,全市80%的居民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到2018年底,全市生活垃圾实现减量40%。

    ●记者手记
    垃圾分类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大背景下,随着广大市民环保和文明意识的提升,我们相信,垃圾分类之路终将从“不懂分”向“知道分”再向“愿意分”、“主动分”一路逆转,直至实现垃圾的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我们的家园也终将因此而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宜居。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焦点图片
  • 古韵新声颂党恩 我市举行“迎七一”文化惠民专场演出
  • 西天尾镇开展宗教场所消防演练 筑牢安全“防火墙”
  • 秀屿区东峤镇居家养老项目 多元服务托起“夕阳红”
  • 荔城区北高镇:挽袖献爱心 热血传真情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