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背包、一顶斗笠、一个铁钵,一根手杖……9月16日,中秋过后的第一天,台风已过境,在所主持的黄石汉口三乘寺举行简单的拜别仪式后,释妙明从本寺出发,开始了其千里行脚浙江普陀山观音道场的朝圣之旅。地图上,莆田黄石距离浙江普陀山单程距离长达1200多公里,完成这一次千里行脚朝圣之旅至少需要40天。风雨过后的道路泥泞而杂乱,踏上千里之行的释妙明,一袭僧袍融入大地的颜色,背影轻盈,却步履坚定。 释妙明2011年正式剃头,皈依佛门,拜原莆田县佛教会长、江口囊山寺住持释贤灿为师,是贤灿法师妙字辈的徒弟,曾为囊山寺副当家。2013年,释妙明受邀到黄石汉口三乘寺任住持,2015年在江西抚州市曹山寺正式受戒。 出家前,释妙明曾是一名医生,学习传统医术,尤其精通骨科、风湿科等方面。皈依佛门后,释妙明尤将宋代祖师妙应禅师的禅医及自己的所学医术发扬光大,不仅将自己所学医术传授给居士,还让居士免费在寺内为民众看病治疗,引来民众口口相传,每天都有近20名伤病民众慕名前来求医。同时,他还传承了妙应禅师的伏虎拳等禅武,在2014年第六届海峡论坛传统“智达天雅”杯武术大赛等众多比赛中,展示中国南拳的传统魅力,斩获奖项无数。 今年8月,释妙明受印尼广化寺董事会的邀请,出访印尼,并将接管印尼广化寺。据妙明法师介绍,印尼广化寺是由其师傅贤灿法师一手创办,因此印尼广化寺董事会希望由其来接管。出访印尼的一个多月,释妙明深切感受到“走过千山万山,不如本土本山”,挂念祖国与家乡的他回国后便开始计划此次的千里行脚朝圣之旅。 考虑到年龄问题,若是像一些朝圣者一般三步一拜到普陀山朝圣,对释妙明来说,是对其体能极限的一大考验。因此,此次朝圣之旅,他将计划改为单程行脚,即去时全程1200多公里,均徒步完成。返程乘车回莆后,再在莆田境内徒步8日,将朝圣所求佛法及福德广施于众生。而释妙明这一行,也将成为莆田千里行脚朝圣第一例。 从黄石汉口三乘寺出发,以涵江江口为出口,途经多个城市和数十个乡镇,最终才能抵达普陀山,全程1200多公里,徒步40个日夜,所以,释妙明既需轻装上阵,又要准备周全。背包里装着早晚课经书、铁钵、防潮垫、睡袋、一些衣物及地图等等,光是拿在手里就已经觉得份量十足。沿途不住旅馆,不住人家,不住寺院,露宿野外,帐篷而寝;行脚途中托钵,只乞食物,不乞金钱,取于施方,用于施方……作为莆田千里行脚朝圣第一例,释妙明只有师弟释妙学一人伴行。“师弟同行主要为我指路,以保障穿越山、河以及乡间小道时不会迷失方向。” 在1200多公里的路途上徒步苦行,一路天气难测、际遇难料,释妙明告诉记者,千里行脚的目的在于体验佛陀当年“三衣一钵、树下一宿”托钵乞食布教的生活,也意在沿途为众生祈祷平安。而一路上他也并不会只一味地埋头赶路,遇见石头、障碍和垃圾,他将捡拾之,为众生扫除障碍,还以清净;途遇往生的动物,要将之掩埋并诵经超度,以普渡众生;再若有居士中途加入行脚之列,则要对他们布教并与之同行朝圣……释妙明形容行脚路上的自己为“蜗牛”:“我会像一只蜗牛,缓缓地在这一段长路上移动且不以为这是苦旅。如果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走,这是一种历练、一段经历、一场修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