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特别报道
兰州一名村支书强占明肃王陵四处挖宝
【发布日期:2012-05-03】 【来源:】 【阅读:次】【作者:】

  兰州市七里河区西津坪村内的肃王墓,为明朝第九代肃王·肃宪王朱绅尧之墓,与其他散落兰州的明朝陵墓并称为兰州明十三陵。就是这座建于公元1618年、距今394年,曾因“树木茂密、环境优美”被省、市、区旅游局列为三级旅游资源,欲招商500万元开发为旅游景点的陵墓,如今墓区茂密的树木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座高大的厂房和满地深深浅浅的坑洞。

  

明肃王墓区竟建厂房


  “有人强占西津坪明肃王陵墓,不仅砍光了陵墓内原有的树木,还在陵墓内建起了一幢高大的厂房!”4月25日,七里河区西津坪村一名村民打进新闻热线称,建于公元1618年、距今394年的明肃王·肃宪王朱绅尧之墓遭到了人为的严重损坏,将陵墓据为己有的郑某已经将陵墓当成了自己的后院,不仅大兴土木还在陵墓里养起了家禽。
  4月25日上午10时许,记者闻讯赶到位于七里河区西津坪村的肃王陵墓看到,借助遗留的陵墓围墙,陵墓南侧筑起了一堵高约5米的砖墙,肃王墓内巨大的土坟被围其中,围墙东北角修有铁门。登上陵墓外的土墙,记者看到被围的陵墓里空无一人。记者透过紧锁的铁门看到,陵墓内土坟旁一座偌大的厂房已经竣工,土坟旁的空地上堆放着尚未被清理的建筑机械,旁边地面上散落着许多大大小小的坑洞。看到有人出现,陵墓北侧围墙旁一排平房下两条看门狗狂吠不止。指着露出地面的树桩,一名村民痛心地告诉记者,土坟旁边原本种植着许多果树。

  

政府曾欲引资500万开发


  走访中,几名村民告诉记者,原来陵墓里有杏树、梨树等树木近百棵,西津坪农业综合开发区办公室曾表示,由于肃王墓距离兰州市仅有8公里,加之水、电、路等俱全,陵园内树木茂密、环境优美,被省、市、区旅游局列为三级旅游资源。2006年,西津坪村旅游开发项目初步设计方案出炉,有关部门希望通过合资、合作的方式对外招商,计划投资500万开发建设。
  采访中,西津坪村80岁的王大爷告诉记者,肃王墓为兰州明十三陵之一,为明朝第九代肃王·肃宪王朱绅尧墓。上世纪70年代,这座南北长200米、东西宽150米,占地3万余平方米的陵园,被西津坪村集体打开,出土高1米、口径0.7米的大油缸两口、砚台两块和小油灯一盏,分别由西津坪村民保管。当时陵园内建筑规模宏大完整,有山门、享堂、厢房、月门等,建筑均为砖木结构,琉璃瓦。后经人为损坏,如今这些都已不复存在了。

  

肃王墓穴建房养鸡鸭


  西津坪村村委会主任周孝云告诉记者,上世纪60年代,西津坪村集体在陵园内栽植了许多杏树和苹果树,包产到户后分给了西津坪村村民。90年代,当时任村支书的郑某,通过与别人置换土地等办法获取了陵园内南半部一小块耕地的经营权。随后,郑某打着保护文物的幌子,在陵园周边建起围墙,安装铁门将墓穴团团包围,当做院落居住,拒绝他人入内。此后,村民经常看到郑某在墓穴四处乱挖寻宝。今年初,郑某在此几度扩大规模,在肃王墓内建起了一座高大的库房,郑某还宣称,他准备在陵墓内开办一家农家乐。同时,郑某开始在被自己独占的陵墓内饲养鸡鸭和兔子。

  

田野文物理应予以保护


  郑某破坏墓穴大搞建筑的行为,引起了村民们的强烈不满。为此,村委会多次找郑某协商处理未果。4月20日,接到投诉的兰州市文物局、七里河区文化馆、七里河区林业局、西果园镇政府等多部门进行了实地考察。当即,多部门叫停了郑某正在施工的建筑。
  兰州市文物局文物科相关工作人员表示,4月20日,他们接到投诉后,立即通知七里河区文物管理部门前往调查了解。该工作人员称,根据文物保护法,分级保护的文物分为国家级、省级和市县级,据等级不同实施分级保护,由于该处肃王墓至今仍未被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但其属田野文物理应得到保护。目前,我国大多数不可移动文物分布在县乡一级的基层,甚至在偏远的山沟里,而这些地方的文物行政执法能力却是最薄弱的,在没有足够人力、物力、财力的前提下,田野文物的保护仅靠文物管理部门力量是远远不足的。他呼吁,请给后人留存一些具有价值的古迹,保护文物理应大家共同完成。(据《兰州晨报》)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