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特别报道
贫困山区夫妇捡垃圾12年供儿女上大学
【发布日期:2012-08-13】 【来源:】 【阅读:次】【作者:】

    一对来自贫困山区的中年夫妻,上有三位老人,下有三个儿女,家中土地退耕还林。夫妻俩12年前来到西安捡垃圾,每天起早贪黑,辛勤的付出终于得到了回报:大女儿考上了研究生,二女儿上了二本,小儿子今年高考成绩也能上三本。
    50岁的刘祥禄比媳妇熊应云大三岁,夫妻俩的工作服三天两头就能换上干净的“新装”。刘祥禄很得意地说,这些年没太花钱买过新衣服,垃圾场随处都能捡到城里人丢弃的旧衣服。
    刘祥禄是陕西山阳县牛耳川镇娘娘庙村人,1986年父亲盖起三间大瓦房给他娶了媳妇。憨厚老实的刘祥禄是个地道的山里人,除了耕地,上山采药,没有其他收入来源。
    婚后第二年,媳妇生了个女孩。或许是穷怕了,只上过三年学的刘祥禄明白一个道理,肚子里要有墨水。尽管山里人重男轻女观念严重,刘祥禄还是坚持送女儿去上学。1990年媳妇又生了个女孩,刘祥禄认为命不好,却也没埋怨。直到1992年媳妇终于生了个男孩。兴奋之余,刘祥禄才感到生活的压力愈来愈重,不仅是吃饱饭的问题,孩子们的教育成了头等大事。
    小儿子上学那年,当地退耕还林,刘祥禄很快闲了下来。可仅靠政府每年1200元退耕还林补贴,这个家的确难以维系。1998年,刘祥禄进城打工,这位五大三粗的壮汉浑身是力气,干起活来从不偷懒,可他这张嘴却“很笨”。老板拖欠工钱他连问一下都不好意思开口。
    在城里晃荡了几个月,刘祥禄仅拿到了部分工钱,剩余的要想拿回来只能等。


听说捡垃圾能“致富”,夫妻俩进城了


    2000年春节期间,刘祥禄走亲戚,见到几位从城里打工回来的村民家里正在盖新房,原来这几位村民都是在城里捡垃圾“致富”的。
    刘祥禄像是得到了高人指点,回到家立即和媳妇商量,进城捡垃圾不需要什么技巧还能挣钱,只要肯出力,这个活谁都能拿下。媳妇没啥意见,家里大小事都由男人说了算。夫妻俩将家里的事安顿好,告诉几个孩子照顾好爷爷奶奶,便一起进城了。
    在“老员工”的带领下,刘祥禄来到了西安市城东江村沟垃圾填埋场。看到这么大的一片垃圾场,感觉比自己的村子还要大好几倍,“要是能用这些‘优质肥料’种庄稼就好了”。臭气熏天的垃圾场,几百名男女干得热火朝天,每当有垃圾车开过来,大批的人会蜂拥而至,寻找里面值钱的东西,这一派“繁忙景象”,更坚定了刘祥禄的信心。
    江村沟垃圾填埋场是西安市唯一的一座大型垃圾填埋场,每天有6500多吨生活垃圾运到此地。如今,这里已经形成了产业链,从捡垃圾到收购,一条龙服务。为了长期扎根垃圾场,刘祥禄夫妻在距垃圾场二里地的江村租了一间房,每月70元房租。除此之外的许多生活用品,都是夫妻俩在日常工作中捡来的。


只要能见到光,就会坚守在垃圾场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一点都不假。父母在城里捡垃圾,三个孩子在家里不仅要照顾自己,还要照顾80岁高龄的爷爷奶奶。孩子们知道父母为了这个家付出的太多,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争口气。
    2007年,大女儿燕燕(化名)考入西安一所三本学院。接到录取通知书时,燕燕既高兴又沮丧,大学是考上了,但每学期高达1.3万元的学费,让靠捡垃圾养活一家人的父母难以承受。她打算放弃,继续复读。刘祥禄得知后坚决要女儿去上大学,“学费再高,我和你妈再辛苦一点,多捡一些垃圾。”从此,刘祥禄裤带勒得更紧了。
    在西安上大学的燕燕一到周末就会去看父母。每当夜幕降临,看到爸爸妈妈拖着疲惫的身子回来,燕燕心里都有说不出的难受。生存压力也给燕燕带来了巨大的学习动力,在大学四年期间,她共获得学校1.9万元奖学金,并于2011年考上兰州理工大学的研究生。看到孩子们的成长,刘祥禄干起活来更加卖力。
    2011年是刘祥禄家丰收的一年,也是负担最重的一年。这一年大女儿燕燕考上研究生,二女儿妮妮(化名)考上西安一所二本学院。好在妮妮学费不到姐姐的一半,每学期6000元。刘祥禄和媳妇每天继续延长在垃圾场作业的时间,其他工友都走了,仍能在垃圾场见到这对夫妻的身影。
    刘祥禄说,我们从天亮到天黑,只要能见到光,就会坚守在垃圾场。他最担心的就是下雨,垃圾场没有一处遮雨的地方,遇到雨季就会影响收成。现在是夏天,早上四点起床做饭,将烧好的开水带到垃圾场,中午用开水泡饭,晚上回去买点菜做饭,一年四季如此。最近几天,西安的气温高达37℃以上,每天都能喝光四个八磅水壶的水。
    小儿子明明(化名)今年参加高考,成绩是480分,按照陕西文科录取分数线497分还差17分,但能上三本,不过明明觉得学费太高,父母压力太大,因为除去学杂费外,每月还要700元生活费。明明想复读,刘祥禄在电话里告诉儿子,不行就上大专,将来再专升本。明明说再考虑一下,便一个人外出打工去了。“三个孩子每到寒暑假都会外出打工,将挣到的钱交学杂费,这样也能为我们减轻一点负担。”刘祥禄说,孩子们很懂事。


“绝不能让孩子们也来捡垃圾”


    垃圾场的环境可想而知,别说是捡垃圾,就是待一会儿,刺鼻的气味都让人难以承受。“不是生活所迫,谁愿意到这个鬼地方来?”刘祥禄说,在这里捡垃圾每人每月要交80元,叫入场费。
    他们主要捡废塑料瓶、酒瓶、破铜烂铁,只要能卖钱的都堆积起来,统一卖给老板。最近受欧债危机影响,废品收购价格也有所降低,过去一个塑料饮料瓶卖1角钱,现在7分钱,正常情况下两口子每月收入4000多元。
    刘祥禄笑着对记者说:“在垃圾场干了12年只捡到过12元钱,那次可把我高兴坏了。捡垃圾要特别小心,经常会被玻璃瓶划伤。媳妇去年就不小心踩到一个破碎的酒瓶子,当时流了很多血。我带着媳妇坐垃圾车去医院,缝了13针。冬天的气味要好一些,可双手受不了,那些污物流入开裂的手,真是钻心地疼。”刘祥禄伸出双手给记者看,手上到处是伤痕,“可不管咋说,捡垃圾养活了一家人也值得。”
    刘祥禄说:“孩子们都很理解我们捡垃圾,还想和我们一起去,我坚决不答应,这里的环境对身体很不好,我们这把年纪不在乎,但绝不能让孩子们也来捡垃圾,一点出息都没有。”孩子们说等赚到了钱,就带父母去医院做身体检查。的确,在垃圾场生活了12年,刘祥禄媳妇的腰都直不起,听别人说这是腰椎间盘突出,他们没舍得花钱去医院检查。刘祥禄说:“等到几个孩子大学毕业后,找到了工作,我们就离开这个垃圾场,再不干这个苦力活了。”     据《华商报》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