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特别报道
四川泸州一名副镇长辞职当律师
回望一年前的这个决定,赵光华说不后悔
【发布日期:2014-08-28】 【来源:】 【阅读:次】【作者:据《法治周末》】

 

 

    赵光华很忙。法治周末记者见到他的时候,他刚刚参加完一个案件的复庭。在约好的地点,一辆黑色别克轿车缓缓停下,车窗降下,坐在驾驶座上的是赵光华。
    在离职半年之后,赵光华买下了这部30多万元的顶配君越。赵光华说,买车主要是考虑到商务和居家需求。如果自己还在镇上工作,“也许根本就不会买。”他哈哈一笑。
    就在去年的这个时候,还是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石宝镇副镇长的赵光华选择了辞职。在2011年竞选副镇长成功之前,2007年,他通过招考进入法院上班,做了几年法官。
    在当时曾引发舆论广泛关注的辞职感言中,他这样解释为何辞职:“在我的价值观里,工作无非是谋生的手段,要么改善自己以及家人的生活水平,要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或者更好的是二者皆有。而我呢,两者都没有实现!”
    如今回望一年前的这个决定,赵光华对记者说:“我可以斩钉截铁地说,不后悔。”

 

 从吉利辞职后当律师

 


    在离职整整一年之后,赵光华迎来了自己的律师事务所。眼下,他正在学习如何做一个成功的管理者。赵光华告诉法治周末记者,在这方面,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对自己的影响相当大。
    事实上,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赵光华的履历变化比他自己当初预想的要更加丰富。比如,他离职后的第一站并不是律师事务所(以下简称律所),而是汽车公司。
    2013年8月,在李书福的邀请下,赵光华远行杭州,出任吉利集团新能源项目某分公司负责人,负责公司的日常管理工作。
    不过,离职时引发的关注以及就此产生的影响显然超出了赵光华的想象。由于在离职感言里公布了电话号码,并交代了辞职后做律师的打算,来自全国各地的各种法律求助电话便开始接连不断。
    于是,在吉利工作了半年之后,赵光华决定通过创业来实现自己之前的“承诺”。
    “我之前交代过辞职后要做律师,这就好像有一个许诺。也有些人打电话来找我(代理案件)、给我写信,我很多年没收到过信了。后来,我就跟李书福商量,能不能再辞职去做律师,去试一下。”赵光华解释说,“同样是创业出身的李书福也很支持我。”
    回到泸州之后,赵光华的律师之路走得颇为顺利。和很多年轻律师不同,因“辞职”走红的赵光华并不缺少案源。赵光华也坦言,在目前正在办理的二三十个案件中,至少有三分之一是冲着自己的“名气”来的。
    因此,从加盟别人的律所,到开设自己的律所并希望藉此着力培养大批年轻律师,赵光华只用了3个月。眼下,他每天思考更多的是律所未来的发展规划。
    “其实一开始是没有宏伟蓝图的。”赵光华说,辞职之前也没想这么多,就想着靠本事挣点钱,但随着事情的进展和变化,他开始考虑得更加长远。
    “我们现在是各种类型的案子全部都接,但我们以后有一块定位是面向农村市场。”赵光华解释说,现在农村面临着律师不愿意去的问题,提供法律服务的多是法律工作者。很多农民花了钱却没有享受到应有的服务,而他们则要填补这个空缺。
    “我想让我的年轻律师多跟农民打交道,多接地气。”赵光华说。

  

在律所推行“人性化管理”

 


    不过,相对于需要逐步落实的规划,管理则是摆在眼前的课题。赵光华感到,很多自己以前在政府中无法施展的管理理念,如今都可以一一实现。
    他特别推崇台湾学者余世维的管理哲学。早在2003年,还在大学读书的赵光华就通过网络接触到那些让他为之振奋的理念。刚到镇政府的时候,赵光华一度想把这些理念用到日常的管理工作中,但他发现很多东西根本用不上。
    赵光华曾经尝试做一个关于管理的培训,却被领导斥为无用。“领导们认为的好干部就是应该和农民一起在田里。‘你看他晒得多黑’,在他们的观念里就是这样评价干部是否是优秀的。”赵光华说,“但其实他可能是跑出去喝酒了。”
    这位昔日的副镇长还举了一个加班的例子——在余世维的观点里,员工加班要区别来看,究竟是领导安排的原因需要加班,还是白天偷懒,晚上加班来挣表现。
    “在政府有些人就是这样干的。白天不干活,晚上干活来挣表现。而政府的领导很吃这一套,看到晚上加班反而很高兴,不加班的人则是不敬业。其实工作白天做完了,晚上还加什么班?”赵光华说,在他的律所里,这些做法都将是不被欢迎的。
    他表示,在律所里,自己推行的一定是“人性化的管理”。比如,冰箱里要放上冰镇的饮料,员工们拿到驾照会获得奖金。此外,他还亲自出钱让员工报名司法考试。
    员工刘晓芝(化名)特别认可赵光华的管理方式。她告诉法治周末记者,自己从没想到会碰上这样人性化的老板,感到特别幸运。
    “这些和我的经历有关。”赵光华说,在办公室里摆放糖果,就是在吉利学的。而作为老板的自己每天第一个到,晚上最后走,则来源于他所了解的日企传统。
    “欧美的企业是做得最好的。比如,你去了之后会给你一本内容详细的手册,包括你的职责、上司、客户都一一明确。不像在政府,只告诉你分管什么,至于怎么做全靠自己摸索。”赵光华说。
    赵光华还特别提到,欧美企业对于责任分得非常明确。“有问题会给你分析,是你的问题,还是你上司的问题,还是别的部门的问题,是你的问题才会追究你的责任。”

  

 

告别“电话恐惧症”

 


    事实上,这种体制内外的差别不仅体现在管理上,对于赵光华自己也是一样。
    “我的一个公务员朋友问我,你为什么现在像打了鸡血一样工作。我说很简单,如果你们公务员干活的赚一万,不干的只有一千,你自然就想做事了。”赵光华笑着说。
    他回忆,从自己当上副镇长开始的两年间,用A4薄皮本子记的笔记就有二十公分厚。自己分管安全、交通、国土、城建、环保、工商、审计等多个领域,但这样的工作量,收入却并没有体现出按劳分配,(每月)只有3000多元。
    而如今,赵光华的年收入保守估计可以达到以前做副镇长时的五六倍。“现在我们靠自己的本事吃饭,案子多,收入就高。”
    赵光华还坦言自己以前有“电话恐惧症”,听到来电就会感到恐慌,因为“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我2013年好不容易补了4天假去了一趟海南,可去了之后还是天天焦虑,始终担心领导打电话。”赵光华说,现在他反而喜欢接电话,“因为可能生意来了。”
    而除此之外,不同的工作也给赵光华带来了截然不同的成就感。
    “其实我刚到单位的时候也是很热血的。”赵光华告诉记者,自己刚到单位几个月,就把村里的路网设计好了,但到目前也只批准了两条,而且还没修完,让他一点成就感也没有。而现在每一个案子都可以给自己带来成就感。
    “以前在单位的时候,(更多地)是领导来评价,领导的认可直接决定了你的未来。现在则是社会上的人给你评价。在社会的大网中,有无数的节点和你联系着,评价的来源是很广泛的。”赵光华说。
    最让赵光华高兴的是,如今可以更多地照顾家人。以前在镇上上班的时候,父亲在县城做公务员,母亲在石宝镇做小生意,妻子和孩子则在泸州。每天一日三餐吃在食堂、时不时被取消周末的赵光华,很难陪到家人。
    “现在我一直陪在妻儿身边,父母那里只要当事人没什么事情,也随时可以回去。现在的事情都是自己掌控,都还不错。”赵光华说。

  

家人态度从反对到支持

 


    如今,赵光华还会时不时地和他在政府工作时的同事们聚一聚。“我能感受到他们的压力,因为我经历过这些,了解他们的压力。”赵光华说。
    赵光华57岁的父亲赵钟对儿子目前的发展状况表示满意。而事实上,就在当初赵光华决定辞职时,同样在古蔺县国税局做公务员的赵钟一度持反对态度。
    在赵钟看来,赵光华年纪轻轻就当上副镇长,作为年轻人已经很不错了,“组织上也对得起他”。同时,在政府工作,从面子上看也要好的多,“可以光宗耀祖”。
    赵钟还对法治周末记者透露,这已经不是赵光华第一次提出辞职,原本在法院的时候赵光华就曾经提出过,当时自己并没有同意。
    “后来我是这样说服我的父母的,我说我从体制出去肯定可以养活自己。”赵光华说。赵钟后来也理解了儿子的决定。
    赵光华的妻子陈绪也表示,自己开始不理解也不支持丈夫辞职,但现在确实感觉生活不一样了。
    “至少他没那么愁了。以前孩子刚出生时被误诊,他心急火燎地赶回来,结果第二天就被领导电话召回去。”陈绪说。
    赵光华的成功转型也吸引了一些公务员朋友跟随。据赵光华透露,虽然还没有听说当地有人辞职,但已经有两三个政法系统的朋友明确表态准备辞职。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和赵光华联系交流的公务员已不仅限于泸州本地,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全国各地。
    “但他们更多的都是在讲自己的苦衷。其实大家的苦衷都差不多,但是他们都说没有那样的勇气。我一个交警朋友说,我也想像你一样,我也有你这样的勇气,但是我除了处理事故,其他什么都不会做。做生意又没有本钱,我只能做公务员了。”赵光华补充道。赵光华也坦言,辞职并不是像在政府盖章这么简单。“辞职对于前途发展有没有好处,这是大家都需要思考的。”
    不过,对于赵光华辞职一事,赵光华原来在石宝镇的同事似乎都有所顾忌,不愿多谈。
    “当时也不知道他怎么想的,不太理解他为什么辞职。”曾经和赵光华共事的刘磊(化名)谈起当时听到赵光华辞职时的反应说,“他各方面能力挺强的,性格也挺外向的。”
    而对于赵光华辞职产生的影响,法治周末记者曾于8月1日前往古蔺县委对此进行采访,古蔺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冯科接待了法治周末记者,并许诺尽快给出书面回复。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