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特别报道
昔日比吃喝玩乐 今朝比爱心做好事
盖尾村民:自组慈善团 争当“活雷锋”
【发布日期:2017-03-28】 【来源:】 【阅读:次】【作者:晚报记者 李金春】

 

  “没想到,自己的一点点爱心捐款变成了村民的救命钱。”日前,当盖尾镇宝峰爱心慈善团的10多名爱心人士将2000元爱心救助金送到特困户陈正林家中时,这对残疾夫妻连连向爱心人士表示感谢。当天,和陈正林家享受爱心帮助还有4家,至此,盖尾镇越来越多的市民享受到了当地村民自发救助“及时雨”。而这些关爱资金,不是村财直接出,而是源自村里一群年青人力量织就的“爱心之网”——宝峰爱心慈善团,这个团体通过微信捐款的“微慈善”成为当地困难群众心中的 “活雷锋”。
  3月18日上午,记者跟随宝峰爱心慈善团10多名爱心人士下乡开展学雷锋送温暖活动。盖尾昌山村的76岁寡居老人严凤兰本有三个儿子,可三个儿子中有两个儿子因车祸而身亡,三儿子因精神疾病生活不能自理。宝峰爱心慈善团自成立以来就一直将其列为精准扶贫的对象,每季度给老人送米送油和生活费,把老人当做自己的母亲一样照顾,让老人享受晚年的幸福。
  而南宝峰社区的特困户严梅兰也一样,生了三个儿子都患有胎生的眼疾而成为瞎子,自己不但要照儿子生活,还要下地种田,生活极为困苦。爱心慈善团获悉后,主动将其一家人列为长期结对资助对象。
  另一村民陈正林,自己是小儿麻痹症,妻子也是肢体残疾,夫妻无儿无女,如今年老而失去劳力,夫妻生活极其困难……
  当天宝峰爱心慈善团共走访5家特困户家庭,每户送去1000元—2000元的慰问款和米油等生活物资。这是宝峰爱心慈善团自去年成立以来,开展的第九次爱心活动。
  在盖尾镇南宝峰社区,当有村民因病致贫,孩子上学交不起学费,孤寡老人日子难过……每当这时,宝峰爱心慈善团总会第一时间将帮扶送上门,让群众在家门口感受到社会的关怀。据慈善团的发起者林清鹏介绍,他从事红木生意,这几年许多村民走出家门,在外经营油站、网商、饭店、木材等生意,村民们走上致富道路。致富后的村民们,过去每当春节返乡时,大家都聚在一起喝酒抽烟玩扑克打麻将,形成攀比炫富之风。而村里还有一些村民因各种原因致贫返贫,于是他就萌生让村里先富起来的人少喝酒少抽少玩牌,将钱省下来用于资助这些贫困家庭,帮助他们一起走上致富道路。又恰好国家发出开展精准扶贫号召,仙游县各级政府部门也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于是全村30多人先富起来的村民接到林清鹏的倡议后,积极响应,并建立宝峰爱心慈善团微信群,大家通过微信每日一善捐款活动,大家富而思报,有意回馈桑梓。大家聚在一起,你一元、我十元、他百元……小爱汇聚成爱的江海,不到一年时间,宝峰爱心慈善团会员就由30多人,猛增到231人,共募集善款25余万元。
  钱募集起来,派什么用场?谁说了算?在这个问题上,林清鹏说,慈善团在爱心捐款的无形中都达成了共识:善款专款专用,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透明处、用在刀刃上。他说,微信群里将收到捐款和每日每人日善款全部纳入专用账户管理,主要用于救济本村困难家庭、学生,发放村内敬老金,总体来看,扶困、助学、敬老“占了大头”。同时,严格规范爱心款的救助程序,凡符合救助条件的受助者,由慈善团的成员派人前往困难家庭调查,若情况属实才列为结对对象。每次爱心活动后,具体的收支明细都会张贴出来或加以通报,“晒”在阳光下,接受群众监督。目前该慈善团已开展爱心助困助学9次,累计发放爱心款和爱心物资共20多万元。
  当地村妇卓燕霞也是慈善团的爱心会员,她丈夫因在外开加油站致富后,她并不追求其他女人一样买化妆品穿时尚服装,而是将钱用于助学助困,并成为慈善团的骨干成员。她说,每次下村入户给贫困人员送温暖,看到对方无助的眼睛流露出感激的眼神,看到困苦的脸露出希望的微笑,她就感到高兴,自己也感到青春永驻,比涂上各种化妆品的效果要好。
  对于慈善团的爱心善举,盖尾南宝峰社区副主任林存来形象地说:“这些由爱心村民自发组织的宝峰慈善团是继政府的新农合、医疗再救助、低保救助、精准扶贫慈善项目等之后,在村里拉起了又一道民生保障防线,目前许多村民看到慈善团给贫困送温暖,也纷纷加入参加爱心活动,村里正吹一股文明新风。”
  目前,盖尾镇除宝峰村出现慈善团之后,盖尾镇的其他行政村也纷纷行动起来。盖尾芹林、昌山、斜尾等村也出现慈善团体,“微慈善”遍地开花。“这是一举多赢!”盖尾镇镇领导告诉记者,爱心慈善团体的建立益处多多:一来,这些爱心团体不但为政府的精准扶贫工作分担忧愁,给村民带来一张实实在在的“救助网”,让困难户度过难关,二来,进一步融洽了村民之间的关系,三是形成良好的民风民俗,在乡村中吹起文明之风,大家每天在一起不比吃喝不比阔,而是比贡献比爱心。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