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经百战,战功累累。张玉华一生勤俭,常助学扶贫,被称为“慈善将军”)
张玉华(1916-2017),山东文登县人(现威海市文登区),1916年出生,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7年,张玉华担任武汉军区副政委,后担任南京军区副政委。其间,于1964年晋升少将,获得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2017年9月10日凌晨2时37分在南京逝世,享年101岁。 勋章满怀,腰杆笔直,曾被子弹打穿的右手缓缓举起,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2015年“9·3”胜利日阅兵式上,近百岁高龄的开国少将张玉华以一个军礼感动了亿万观众。他曾任南京军区副政委,更是一名抗战老兵。 9月10日凌晨2时37分,张玉华在南京逝世,享年101岁。不设灵堂,不搞遗体告别,不留骨灰。张玉华生前早已立下遗嘱,要求丧事从简。 生活勤俭,常年博施济众,离世后,张玉华将精神财富留给子女,将一对眼角膜捐献给南京红十字会。
一颗子弹:伏击战中弹,残存体内77年
人们对张玉华的印象,大多来自于他的两个军礼: 2015年9月3日,张玉华参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作为抗战老同志乘车方队成员,在天安门广场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当他举手敬礼的特写出现在荧屏上时,亿万观众为之动容。 2016年2月7日,张玉华赴北京参加中央电视台猴年春晚,在小品《将军与士兵》的最后,坐在轮椅上的他被搀扶着站起来,面向全场庄严敬军礼的场面震撼人心。 但鲜为人知的是,那只敬礼的右手,曾在战争中被敌人的子弹打穿。 张玉华23岁第一次参加战斗,是“天福山起义”的领导人之一,曾参加过胶东抗日第一仗———雷神庙战斗,并打下一架日寇飞机。此后,他参加了抗日战争,参加了解放战争中残酷的四平攻坚战、辽沈战役、平津战役、解放海南岛战役,还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抗战中他三负重伤,敌人的子弹曾打穿他的手掌和大腿。 还有一颗子弹在他体内残存了77年———1940年,他参加由徐向前司令员指挥的孙祖伏击战时,指挥队伍扼守九子峰,打退了敌人的9次冲锋。正是在这场战斗中,一颗子弹从张玉华的右腋下打进后钻进腹部,此后,一直留在他身体里,直至离世。 尽管身经百战,战功累累,但张玉华生前一直自称只是战争年代的幸存者。“大难不死有今天,前人牺牲流血,多少生命换来的今天,要牢记过去珍惜今天,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9月11日,张玉华的秘书范成军告诉南都记者,老首长生前还惦记着体内的那颗子弹,“他曾写‘后事留言’说,离世后可取出子弹,装在瓶子里留给后人,作为‘不忘过去’的纪念物。”
两只角膜:穿旧衣破袜,愿捐出器官
9月9日,张玉华逝世的前一天,家属受其委托,替他向南京市红十字会眼库进行志愿登记,愿在逝世后将眼角膜(眼球)捐献给患者和医学事业。 范成军告诉南都记者,老首长生前多次表示,要捐赠所有器官,“但经过检查评估,只有两只眼角膜符合要求,可以捐献。” 10日凌晨2时55分,得到张玉华去世的消息后,南京市红十字会眼库的工作人员赶到南京总医院病房,向老人的遗体鞠躬后,摘取了眼角膜。 负责此项工作的曹医生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他们会对张玉华老人的眼角膜状态进行评估,“如果达到移植标准,就会进行移植,否则还可用于其他医学用途。” 范成军告诉南都记者,张玉华的离世并非病痛,而是器官衰竭。“8月14日,老首长开始住院。此前,他每天吃得很少了,营养摄入不足。” 范成军从2013年起当了张玉华的秘书。他说,老首长生活极为勤俭,平常饮食不讲究,菜肴只要软碎细烂、味道清淡即可,“老首长最喜欢吃大白菜、豆腐等易咀嚼的蔬菜和豆制品。” 范成军说,张玉华对物质生活没有任何要求,家中虽干净整洁,但非常陈旧,家具都是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沿用至今。墙壁龟裂,天花板脱落,甚至床头有个大窟窿,却只简单地用胶带封住。“老首长总说,东西都还能用,不要换,不用修。他没有新衣服,连袜子都是破的。”
三位“母亲”:捐出近百万,报答“养育”恩
1986年,张玉华离休后,一直居住在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的颐和路社区。 9月10日、11日,得知张玉华离世的消息后,社区上百位居民自发前往张玉华家,希望能送他最后一程。 谈及这位和蔼可亲的老将军,社区书记凌红的声音有些哽咽。她告诉南都记者,老将军平易近人、十分朴素,常到社区看望工作人员,“有时还会带自己种的香椿头、桂花送我们。” 生前,张玉华曾多次表示,自己有三个妈妈:生母、民母和党母。他解释,“生母给了我生命,我孝敬她活到87岁走了;人民是我的养母,没有人民的养育,我能活到今天吗?是党指引我走上革命道路的,靠着党的培养教育,我才有了今天。” 张玉华说,对生母,自己尽到责任,问心无愧。对民母,他永远也报答不了,只要有一口气,就要为人民做一些事情。对党母,他的信念是,要永远听党的话,跟党走。 张玉华一直践行承诺。自1986年离休后31年来,他坚持捐款助学,捐资扶贫,被称为“慈善将军”。2012年他还获得了“中国好人”的殊荣。 至今,颐和路社区仍保留着一份张玉华手写于2012年5月1日的捐赠留言。多年来,整个社区受他资助的家庭达60余户。 范成军说,这些年来,“老将军捐助的每一笔款项我们都有记账,西到新疆、西藏,南到海南岛,北到东三省,共捐助了近百万元。” 对于父亲的行为,张玉华的小女儿张华华说,“我们慢慢接受了,他以德养寿,捐助后会很快乐。他开心,身体也健康,我们也就支持他。”她说,“(父亲)给我们留下的是精神财富,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四项嘱托:骨灰埋树下,公物全退还
生前,张玉华有个幸福的大家庭。五个儿女,子孙满堂,曾孙辈最大的10多岁,最小的1岁。 不过,张玉华逝世后,家属谢绝了外地亲朋好友去南京吊唁,“我们打算尊重老人的遗嘱,丧事一切从简。” 张玉华的秘书范成军告诉南都记者,其实早在2001年,张玉华85岁时,就已写好遗嘱。 这份遗嘱名为“我的后事留言”,内容有两页,用A 4纸写的。 在“留言”中,张玉华说,“我活着为人民,死了也要为人民。我的后事,也要为人民着想,不向组织提任何要求,不去做与死者无益、与活者有损的事。丧事从简,要办出个从简的样子。” 这份“留言”,他改了又改,“最终稿”已是第三稿。留言最终凝练为四项嘱托: 对于后事,张玉华要求子女做到“十不”:不发唁电、唁函;不设灵堂;不设追悼会等。 同时,他交代,骨灰可用纱布包好,“埋在一棵树下,起点肥效作用,注意防止水土流失污染环境。” 对于遗款遗物,张玉华嘱托:凡是公家的一律如数退还,需要赔偿的则坚决按照制度规定办;属于借用的,无论公家的或私人的,一律归还原主。最后,张玉华再次叮嘱,“我的后代,要永远跟着共产党走,终身为共产主义奋斗,否则不配做我的后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