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名候选人先进事迹简介(三)
【发布日期:2011-10-14】 【来源:】 【阅读:次】【作者:】
林春池:平凡见真情
林春池,男,汉族,1969年2月出生,现任莆田市森林公安局局支部组织委员、主任科员。2004年以来先后三次荣立个人三等功,2006年被省森林公安局评为优秀政工干部。 他在政工岗位一干就是15年,在全省森林公安系统也属屈指可数的老政工。2005年全省森林公安转为行政建制工作中,领导把全市森林公安转制工作的重大任务交给他。他身体力行,脚踏实地,勤恳工作。警籍认定、模拟考试、迎接统考、稳定民警情绪,一项项工作,他到有条不紊,落实到位。历经半年,全市50名长期在基层森林派出所工作的民警由事业编制转为国家公务员。莆田作为全省非主要林区,率先完成民警向公务员的过渡,得到省局对莆田转制工作给予充分肯定。转制完成后,春池向领导建议,调整派出所辖区、重新布局基层所,形成了全市布局合理的林区治安网络。在为民警转制奔波的关键时刻,对春池有养育之恩的伯父因病重而处于弥留之际,他却不能尽到最后一片感恩之心。 长期在机关的他,心中最为挂念的是常年扎根林区的同志。他经常性深入深山老林,了解基层工作实际情况。每次回到机关,都如数家珍地将哪个民警家庭变故需要慰问、哪个基层所需要装备投入、需要资金支持等等向领导汇报,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民警林某因公殉职,林春池及时上报材料。经有关部门确认,每年给予发放5000元特别慰问金,解决遗属家庭实际困难。民警卢某长期超负荷工作,积劳成疾,医治无效病故,春池放弃双休日赶往其家中吊唁,解囊相助;办公室同事小林上班突然休克,他立即联系救护车,专程护送入院治疗,回到家后,才发现自己的女儿饿着肚子! 长期在办公室工作,他身兼多职,面对文秘起草、会议材料、工资福利、警衔晋升、警员套改、教育培训、信息简报、工作总结等繁杂琐碎工作,加班加点对他来说是家常便饭,同事戏称他是工作中的“万金油”。 他做的是平凡事,却温暖着周边人;他没有豪言壮语,却能脚踏实地;他没有惊天动地,却坚守朴实之华。他,赢得众口一词的好口碑。
罗探赜:青春在火热中闪光
罗探赜,1981年3月出生,现任城厢区公安消防大队11级助理工程师,荣立总队三等功一次,被团省委授予“福建省优秀志愿辅导员”称号。 从警以来,罗探赜始终坚持战斗在灭火救援和防火执法监督的第一线,参与扑救火灾230余起,救出人员30余人,抢救财产5000多万元;发现并整改火灾隐患700多处,当场查封、取缔56家营业场所。2006年8月的一天,黄石镇一工厂发生液氨严重泄漏事故,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火灾。罗探赜同志第一个穿起防护服,只身一人拿着探测仪深入危机四伏的事故现场,经过41分钟的紧张排查,找到泄漏点,并关紧阀门,防止了更大事故的发生。2004年10月的一天,黄石镇一鞋面加工厂发生火灾,7人被困楼上,现场火势异常凶猛。他果断命令队员们一边组织正面强攻,另一边靠墙架起拉梯。自己带领2名战士携带空气呼吸器跳入火场搜救人员。当他怀抱受困的最后1人冲出火场时,人群爆发出掌声。2006年11月,在文献步行街一百货商场,一小孩手臂不慎被卷进自动扶梯,情况危急。罗探赜在安抚小孩情绪同时,小心翼翼和战士们利用救援工具撬开电梯铁皮,把小孩抢救出来。 罗探赜主动放弃个人休息时间,骑着摩托车穿行于辖区的各个监督场所,检查、督促、整改、指导;坚持定期到现场跟踪督促,充分做好业主和施工单位的协调工作,提出合理性的意见。近年来,罗探赜发现火灾隐患441处,整改火灾隐患302处,责令15家场所依法停业整改,当场查封、取缔36家,对10余家场所进行了罚款处罚,拆除可燃软包面积0.4万多平方米,拆除可燃窗帘0.6万多平方米,更换可燃地毯1千多平方米。 罗探赜跟战士们打成一片,与战士们同吃苦同训练,各项训练任务一丝不苟。他所在的中队多次获得全市消防部队军事业务、政治工作比武第一名的好成绩。 罗探赜率先在南门社区、万辉小区试点先行,成立消防工作室,培训志愿宣传队、义务消防灭火队;以点带面,督促辖区每个社区、每栋高层建筑设立防火宣传员;主动深入到辖区学校单位进行宣传,抓好少年儿童消防教育活动工作;多次举办学校、企业、社区等大型消防宣传演练活动,并成立60余支消防志愿宣传队伍。
姚志刚:热血青春谱写刑警情怀
姚志刚,1981年11月出生,现任莆田市公安局秀屿分局刑侦二中队副中队长。先后荣立集体三等功2次,个人三等功1次,荣获“市优秀人民警察”等荣誉称号。 2009年8月7日中午12时,适逢补休的姚志刚获悉市委市政府挂牌督办的一起信访案件的涉案在逃人员欧某宣在涵江区江口镇出现时,主动请战,投入抓捕。当晚6时许,专案组锁定欧某宣在江口镇自家服装店藏匿的准确消息后,决定收网。抓捕过程中,走投无路的欧某宣从二楼阳台跳往下跳。紧追不舍的姚志刚不假思索,毅然跟着从4米多高的阳台纵身跳下。在左脚足跟剧痛情况下,以极大的毅力,咬紧牙根追出60多米,并将欧某宣制服。之后经医院诊断为左足跟严重骨折。 2010年6月11日晚,秀屿区东峤镇发生一起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案件。随后专案组锁定并抓获可疑人员华某。面对审讯,华某一言不发逃避责任。主审民警的姚志刚认真分析案情,详细制定审讯计划,综合分析其心理特征,通过采取政策攻心的方式,层层推进,一步步攻克犯罪嫌疑人的心理防线。 担任二中队负责人后,了解到群众报警和咨询存在诸多困难时,他在中队设立了“报警、办案流程示意图”,并公开求助电话,对来访群众实行首问首接导办制度,不厌其烦向老百姓耐心解释,为群众提供业务及法律咨询。组队开展“爱民月、送温暖”、“讲文明、树新风”、“一助一、献爱心”等主题活动,切实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先后救济特困户3户,慰问受害者30余人,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参加公安工作至今,他侦破影响恶劣、群众痛绝的大要案120余起,未发生因执法办案不公、接处警不及时、民警违法违纪等原因而引发的上访案件,无复议被撤销或变更、行政败诉、国家赔偿、冤假错案及涉法上访案件,实现了“零信访”。在他的带领下,刑侦二中队在2010年“打拐”工作考评中获得全市第一名,分局打击“两抢一盗”犯罪专项行动综合考评位居全市第一名。
郭建清:公安基层队伍建设领头人
郭建清,男,45岁,现任莆田市公安局涵西派出所教导员。曾获“2005年福建省优秀社区(责任区)民警”、“2006—2007年度莆田市优秀人民警察”等荣誉称号。 作为政工干部的郭建清同志,在他的包里一直带着一本记事本,记着的是所里民警谁家孩子小、谁家老人老、谁家经济困难……等等。有一天派出所民警姚建君无意间翻看了他的工作记录本,惊奇地发现上面记载着关于派出所民警家庭成员及经济状况等内容,他好奇地向郭建清询问内容的来源,郭建清爽朗地笑着说:“我还经常向你们家的老人汇报你们的工作情况呢。”一下子姚建君和全所民警们都服了:“教导员包里有本记事本,我们民警心里有一笔账”。 在派出所内,郭建清与所长及其他所领导班子成员一道,根据岗位需要和个人特长,规范班子分工,强化团队意识。在郭建清同志的提议下,派出所推出“二比二查”措施:比在公安工作中的精力投入,比在推动工作上的具体成效,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查尽心尽责的工作精神。2008年,郭建清结合上级创新管理工作思路,又适时在所内推出“月之星”评比制度,将民警们日常工作表现与评先评优挂钩,极大地调动了全体民警的工作热情。该活动受到人民公安报社的关注,并作为管理创新工作典型予以刊登。几年以来,涵西派出所受到省级以上表彰10次,市区级表彰16次,民警立功受奖人次达79人次,是全区公安机关工作的标兵单位。 2004年,他受命筹建涵西治安巡逻队,根据涵西辖区地理位置特点,组建了一支以保尾警务室为指挥中心、辐射辖区10个社区、人数保持在20人左右的治安巡逻队伍,分三组实行24小时不间断地执勤巡逻。他大胆引进现代企业管理理念指导巡逻队的队伍建设,从选育用留等4个方面,亲自主持制定出了一整套招聘配置、薪酬考核、任职资格管理、技能培训制度,并数次开展双向选择,进行优化组合编队,末位淘汰,使业务精、素质高的队员逐步锻炼成长为业务骨干。这个做法得到了各级领导、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媒体的充分肯定,据统计,2004年至今,涵西治安巡逻队在执勤巡逻中共抓获扭送各类犯罪嫌疑人397人,巡逻队员中有5名被评为各级“见义勇为”先进个人。
|
莆田市消防救援支队 “硬核练兵”备战汛期
首条“丝路海运”铁矿石航线累计运量突破1000万吨
非遗面对面 太极初体验
湄洲岛女子半马吸引4000多名跑者 雨中竞逐“最美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