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2012年,莆田社会治安有多项重要指标为全省最佳,包括:刑事案件立案数同比下降21%,下降幅度全省第一;八大类刑事案件立案数同比下降29.8%,下降幅度全省第一;抢劫案件立案数同比下降48%,下降幅度全省第一;抢夺案件立案数同比下降45.6%,下降幅度全省第一;命案立案数同比下降38%,下降幅度全省第一;治安案件受理数同比下降1.3%,下降幅度全省第一;抢夺案件破案率达45.6%,比全省平均27.6%的破案率高出18个百分点,排在全省第一。
公安工作既是一项民心工程、法制工程、维稳工程,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基础工程。2011年8月,副市长、公安局长卢炳椿在到莆田履新后的首次全市公安机关电视电话会议上,就明确要求全市各级公安机关全体民警务必凝心聚力、忠诚履职,为全市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攻坚克难 英勇顽强
侦查破案是公安工作的硬道理。2011年9月28日晚,一个被省公安厅挂牌督捕、流窜闽粤两地的系列盗抢轿车团伙窜入莆田作案。该犯罪团伙持枪作案,开枪拒捕,之前连续4次逃过各地警方围捕。当晚,全市公安机关百余民警在副市长、公安局长卢炳椿铿锵动员和果断指挥下奋不顾身,冲锋在前,决战濑溪桥,一举擒获6名团伙成员,成功侦破这起2011年“福建省十大要案”,破获系列盗抢轿车案件43起,涉案总值近千万元。省公安厅发来贺电,并给予“莆田市公安机关是一支英勇善战的队伍”的肯定!
敢为人先 探索创新
敢为人先是莆田人民的精神特质,也是全市公安机关持续发展进步的力量源泉。“三大战役”工作中,市公安局率先在全市各县区公安机关同步建立信息化警务中心。信息化警务中心在实战中,尤其是打击重大刑事案件和两抢一盗案件方面凸显科技警务的功能作用,成效特别明显,受到公安部领导肯定。其中,城厢公安分局信息化警务中心是全省首家和唯一一家县级公安机关警务信息部门,获公安部评为全国县级情报中心试点示范单位。
关注民生 服务发展
关注民生、服务发展是我市公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12年下半年来,以卢炳椿为班长的新一任市公安局领导班子进一步服务和保障民生,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时间周期长、跨度大的保群众餐桌安全的打击食品犯罪、保群众出门安全的“打击两抢一盗”、保经济秩序安全的“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 保路面交通安全的“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及净化社会风气的“扫黄打非”“扫毒害保平安”等多个与民生民情紧密相联的专项行动。市公安局党委统筹兼顾,坚强领导,以“十指弹钢琴”手法,着眼全局,整体推进,忙而不乱,错落有致,并都取得阶段性显著成果。群众反映,警车转起来了,警灯亮起来了,路面见警率、管事率提高了,安全感增强了……
深度维稳 源头治理
治标更要治本,标本兼治才是正道。近期,全市公安机关提出“防范在前、打击有力、打防并举”,“案要结、事要了”的深度维稳工作理念。尤其是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两抢”(抢劫、抢夺)案件,更是制定出台了相关措施,最大限度屯警路面街面,强化治安巡逻力度,严密巡逻防范密度,对盗抢案件高发的重点时段、重点路段、部位、场所,实行便衣与着装相结合,民警与武警联巡方式进行巡防,并成立专业打击队专司打击。
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执法质量是公安工作的生命线。市公安局常态化、制度化对全市公安机关执法行为进行法制检查。不断将法制的触角向基层一线全面延伸,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在县(区)公安局(分局)、派出所、刑警中队等一线执法办案单位全面成立法制室,设立法制员,对法制员实行资格认证考试,组织开展等级法制室创建活动。要求各类案件一律先经法制员审核把关后,再上报审批,强力提升执法规范化水平。
从严治警 严管队伍
队伍建设是公安工作的根本,也是保证。市公安局党委按照“政治建警、依法治警、从严治警”方针,不断加大队伍教育管理力度,提升队伍正规化水平。各级公安机关领导普遍树立“敢抓敢管就是实绩,回避问题就是失职”的理念,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尽心竭力“抓班子、带队伍、促工作、保平安”。同时通过对评功评奖、培树典型来弘扬、引导队伍正气,培育涌现出了以“捂肠追凶”壮举和气概,获评“2012感动福建人物”的青年民警林海波等系列先进典型。深入开展各种主题教育和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福建警察精神学习践行活动,不断增强民警的职业荣誉感的认同感。对民警违法违纪的现象,一经发现,坚决惩处,决不姑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