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寄递业纳入治安检查范畴
全市寄递从业人员3000多名,日均业务量近9.5万件
【发布日期:2013-10-23】 【来源:】 【阅读:次】【作者:】
晚报讯 (记者 许秋洪)寄递业在方便群众生活同时,也被不法分子利用少数寄递业主安全管理上的漏洞进行违法犯罪活动。为此,我市公安部门将寄递业纳入治安检查范畴。我市公安机关在对寄递业进行有效管理的同时,也积累一定的先行工作经验,专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不法分子利用寄递进行违法犯罪
寄递业是在传统运输业和邮寄业的基础上伴随信息产业飞速发展的新兴行业,在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据统计,全市登记在册的寄递行业共26家,从业人员3000多名,日均业务量近9.5万件。此外,还有大量的未经邮管部门许可和工商部门登记的寄递企业。 寄递业在方便群众生活同时,也被不法分子利用少数寄递业主安全管理上的漏洞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如有的违法犯罪分子利用寄递业寄送枪支弹药、爆炸物品、管制刀具、假发票、假银行卡、赃物、淫秽物品、毒品等违禁物品,不仅严重危害公共安全,侵害用户合法权益,而且还直接影响寄递渠道安全畅通和健康发展。为此,根据国家邮政局、公安部等部门联合制定下发的《寄递渠道治安检查工作规定》的相关要求,寄递业同时纳入治安检查范畴。
提升从业人员识别禁寄物品能力
我市寄递业治安管理取得成效。今年初,市公安局治安部门联合市邮管局等单位成立莆田市寄递渠道治安管理协调小组,负责全市寄递渠道治安管理组织协调工作。市公安局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寄递渠道治安管理工作的通知》将寄递业纳入日常管理,并敢闯敢创,主动作为,取得成效。 我市通过开展调查摸底、做好信息化管理、对无证经营的予以通报、签订安全责任状等措施开展寄递业基础信息采集工作,确保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到位。同时,将寄递企业纳入市、县级治安保卫重点单位,目前已有6家快递企业列为县级治安重点保卫单位。今年以来,市公安局与市邮管局成立联合检查组先后5次深入荔城、城厢等重点地区开展督导检查,有力推动了收件验视等管理制度和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市公安局治安支队主动联系邮管局,举办形式多样的安全知识培训班,全面提升从业人员发现、识别禁寄物品能力,并指导督促寄递企业进一步落实岗前安全培训制度,强化监督制约,严防从业人员利用工作之便实施“调包”、加塞禁寄物品等违法犯罪。 今年来,我市公安机关共破获寄递渠道发生的各类案件11起,查获管制刀具6把,仿真枪2支,钢珠子弹200余发,气瓶6个,非法光盘50张及伪造票据逾百万份。2013年4月9日,市公安局查获1起特大制售假发票案,缴获定额发票、机打发票、财政票据等成品及半成品假发票113多万份,据查全部通过寄递渠道销往全国各地。
|
感恩母爱 温馨相伴 镇海街道梅峰社区举办母亲节亲子活动
音乐盛宴 燃爆莆田
荔城区北高镇开展主题团日活动 感悟奋斗精神 探寻文化根脉
我市创新电力服务模式 赋能园区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