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是因为手机是刚花了3000多块买的,丢了实在心疼,官先生可能也不会选择报案。 和很多人一样,在他看来,在公交车上丢了手机,几乎是不可能拿回来的了,公交车上人员复杂,上上下下人员太多,就算发现及时,也很难找回。 1月19日,官先生乘坐从火车站开往梧榶的23路公交车,中午时分,他在金海湾酒店下车,下车后不久,他一摸兜发现,刚买的手机不见了。 官先生犹豫了一会儿,还是选择了报案,他想去派出所报案试试看,说不定有人捡到手机会交给公交公司。 官先生以为派出所调不了公交车上的视频,没想到,信息化中心的工作人员小陈居然马上调出了他所乘坐公交车的监控。 在视频中,他很快找到自己,在他下车后,邻座的一位穿大红色外套的女士捡起了手机,因为手机戴着一个白色的皮套,所以官先生一眼就认出了它。该女士捡起手机之后,马上往司机的方向走。官先生觉得找回自己的手机有了希望,自己只要联系公交公司就可以了。 公交车到了中山中学站,红衣女士下车了,到站前她还和司机交谈着什么。到站后,她从前门下,却还似乎恋恋不舍地和司机聊着。突然,她一个大步就迈上了车子,又从司机手中拿回了官先生的手机,接着便下车了。 官先生急了,他不知道红衣女士和司机说了什么,但是,他可以确定的是,那位女士下车后,并没有打他手机通讯录里亲友的电话——她很可能要把手机占为己有了。 更要命的是,在红衣女士下车后,因为她走入了监控的死角,很快便消失在人群里了。 手机被拿走,监控跟不上,官先生觉得找回手机无望,正打算自认倒霉回家,但小陈叫住了他。 小陈告诉他:捡手机的人去哪了不知道,但是,视频可以倒着查——查她从哪里来。 因为捡手机的女士特征明显,所以小陈根据时间倒推,很快在监控中看到她是从沟尾上车。小陈调出沟尾附近的视频,发现她是骑着自行车来到公交站的,附近并没有什么建筑物,只有一个村庄,查找手因此推断,她极有可能就是当地的村民。 本是大海捞针,现在,目标已经非常准确了。有了她清晰的外貌特征,官先生就和民警一起赶到那个村,他们很快就找到了那位红衣女士,顺利地拿回了自己的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