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跃在湄洲湾畔的“橄榄绿”
【发布日期:2015-09-23】 【来源:】 【阅读:次】【作者:许仙 张恺】
地处湄洲湾畔的城厢区东海镇,海岸线长6.8公里,海域面积达10500亩,共有215艘渔船。当地渔民靠海吃海,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勤劳致富。每当渔歌唱晚,渔民满载而归时分,却是东沙边防派出所民警巡逻海区的繁忙时候。落日余晖下,民警的身影让渔民看到了平安。 这个所管辖沿海7个行政村,人口逾35000人。为打造“平安海域”,该所努力探索新时期坚固海防、打击走私、化解纠纷的有力举措,守护着小渔村的平安和谐稳定。
完善设施 坚固海防 历史上东沙港澳、东兜港曾经是古兴化的港口,海上贸易繁荣。这个港口曾是人们出行的交通要道,记载了东沙等村落的兴旺盛衰和海防稳固。如今,这里的海防设施日臻完善,加上东沙边防派出所民警的有效防控,这片平安海域为当地群众的提供了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您好,东沙边防所吗?我是渔民老蔡,海防路上有一辆摩托车翻了,请立即赶赴现场……”该所的值班民警张杰,看到报警监控画面显示的情况后,及时与警务室联系。接警后,警务室迅速组织人员前往救援。从发现警情到完成救援,仅仅用了不到半小时的时间,如此快的救援效率归功于在辖区安装的海防设施“电子眼”。 群众看海防,关键看平安。为破解治安管理难题,该所在沿海辖区重要部位和主要地段专门设立了海防警务室。牵头组织了一支由热心综治事业的群众组成的“平安志愿者”巡逻队,走上海堤、街头,成为了村居小巷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向科技要警力,以科技抓防范,用科技促打击,是该所在“平安海域”建设中的重要思路。所里设立了海防监控中心,将技防设施建设向海上延伸。此外,该所还努力争取地方党委政府支持,投入近50万元,在辖区原有的80个视频监控点的基础上,新增了200只监控摄像头,确保全天候、全方位的海上动态监控。 为增强治安防范能力,该所突出重点部位海防基础设施建设,协调驻地东海镇投资104万元,建造了两条海防执勤道路。
打防结合 利剑出鞘 9月初,镇上的一批渔船刚刚返港休整,船上燃油就接连被盗。接警后,该所立即安排便衣巡逻民警,带领2名联防队员在渔船周边蹲守,很快便将涉嫌盗窃的嫌疑人陈某抓捕归案。 在今年的休渔期间,针对渔船停港实际,该所积极联合消防、渔业等部门,加强对船舶的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仅伏季休渔期间,该所就组织开展治安巡逻100余次,检查各类船舶77艘次,抓获在逃人员3名。 为打击沿海走私活动,该所严格进行年度船舶审验,杜绝辖区内出现“三无”船舶和非法改造船舶。强化港澳口和沿海一线管理,确定辖区的东港码头和六个澳口为重点部位,加大对港澳口、沿海治安突出部位、复杂偏僻地段和重点海域的巡查。 “每天,勤务指挥室都会通过信息研判,下达巡逻任务,主要任务是打击和震慑海上违法犯罪。”民警谢晓勇说。
多元调解 化解矛盾 9月16日,一艘渔船进港时,不慎与另一艘木质小船发生碰撞,双方产生了纠纷,并在狭窄的渔船上互相推搡指责,矛盾一触即发。正在码头巡逻的民警巡逻队立即上前,迅速介入、调解,及时“灭火”,制止了一场可能发生的打架斗殴案件。 警务创新,才能破解治安管控难题。东沙边防派出所在走访调查中了解到,许多矛盾纠纷都是因小事引发。因矛盾没有得到及时有效调处,小问题逐渐演变成了大麻烦,甚至酿成案件。为有效化解辖区群众矛盾纠纷,该所协调东海镇综治办、司法所,驻地法庭及各村民委员会等,推行诉讼调解、人民调解、行政调解等多种纠纷化解方式相互衔接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调解衔接机制”,成立“多元化调解衔接”工作站,邀请有威信、资历深的“船老大”担任一线调解员,着力化解渔事矛盾纠纷。同时,做好案件回访登记工作,回访结束后将收集的意见建议集中汇总、统计反馈,组织调解工作站特邀调解员和所里的民警一道,共同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制定相应整改措施,时跟进思想疏导和说服教育,消除纠纷当事人心中的“疙瘩”。 今年6月,辖区发生一起雇工意外坠楼死亡事件,死者家属因为情绪激动,多次采取极端行为表达诉求。该所迅速介入,措施,联合村镇干部、综治部门和司法机关,立即启动多元化调解工作机制,多次组织事故双方亲属就死者的意外死亡事故赔偿进行协商。经过民警和调解员们的不懈努力,双方达成赔偿协议,握手言和,一起矛盾纠纷就此化解。 据了解,该所“多元化调解衔接机制”实施以来,辖区初步实现了“无重大刑事案件、无失学儿童、无重大群体性事件”的目标,群众治安环境安全感、满意度明显提升。 |
感恩母爱 温馨相伴 镇海街道梅峰社区举办母亲节亲子活动
音乐盛宴 燃爆莆田
荔城区北高镇开展主题团日活动 感悟奋斗精神 探寻文化根脉
我市创新电力服务模式 赋能园区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