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字要诀”“暖”警
荔城公安分局着力探索“暖”警工程活力队伍途径
【发布日期:2015-09-30】 【来源:】 【阅读:次】【作者:肖国成 曾静】
日前,莆田市公安局荔城分局总结阶段性的“暖”警工程建设情况,将“育、扶、强、惠、暖、润”六字要诀寓于“暖”警之中,以达到充分发挥文化育警、励警、惠警作用,不断提升民警队伍的文化内涵和综合素质,全面反映公安队伍的精神面貌、文明程度,着力探索推进推动基层公安机关“暖警”工程建设新途径,持之以恒活力队伍,使之努力营造“快乐工作,幸福生活”的警营文化氛围,实现推进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整体发展目标。
注重轮岗锻炼育新警 重点帮带扶新警 据悉,2015年以来,荔城公安分局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公安机关关于“暖警”工程建设的部署要求,推动基层公安机关“暖警”工程建设落到实处。年初,该局精心制定新民警岗前实践教学方案,抓好新民警入警训练,帮助新民警多岗位得到锻炼,将32名新招录的民警一律安排到基层派出所、一线执法大队等9个不同警种、单位,并按阶段进行岗位轮换工作,实行多个岗位学习锻炼,加深新民警对基层公安日常工作的接触和了解,一方面促进新民警的快速成长,一方面通过新民警的专业特长,统一对新民警进行定岗,确保人岗相适,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大力推进部门与部门、警种与警种之间的协同配合。 荔城分局积极实施“师傅带徒弟”制度,采取“以老带新”对新民警进行教育、引导。确定警种部门单位一名主要领导作为新民警成长进步的“第一责任人”,挑选政治素质过硬、作风素质过硬、业务素质过硬的骨干担任新民警的“师傅”,“一对一”帮带。“师傅”与新民警工作、生活在一起,就象对待自己的孩子、兄弟姐妹一样,可以实时掌握新民警的思想动态,及时开展谈心谈话活动,做新民警思想上的“引路人”;积极指导新民警的业务工作开展,手把手传授执法工作经验、做法,把好新民警办理案件的质量关,做新民警工作的“指导人”;常对新民警的生活习惯、行为举止、作风养成进行督促提醒,增强新民警的遵纪守法观念,做保障新民警政治生命的“监督人”。
强化业务培训强新警 文化生活惠新警 该局依照《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训练条令》,对32位新民警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集中强化训练,将新民警的业务培训一同纳入年度专业理论训练计划,突出执法规范化、刑侦破案、情报研判、信息化应用等重点内容,截至目前,该局已举办8期组织新民警230余人次进行了培训。 与此同时,该局先后投入800多万元资金,大力建设机关和基层派出所的警营文化已初具规模,率先在全市公安机关成立了荔城区公安文化体育协会。按照“一警一爱好、一所一特色”的要求,制定出台了《荔城分局警营文化活动方案》,成立了球类、棋牌、登山、自行车等四大类16个兴趣小组,积极鼓励刚步入警营的青年民警参加兴趣小组,组织新警积极参加各级组织举办系列文体活动,不仅为他们提供展现自我的平台,还进一步挖掘青年民警的潜能,提升队伍精气神。
关注后勤保障暖新警 心理保护润新警 荔城分局强力推进“五小工程”建设,今年已投入资金300多万元,完成2个单位办公场所修缮、1个无房所新址选址、1个危房所改造搬迁、1个派出所食堂建设等。特别重视新民警的食宿问题,统一提高基层边远所的伙食补贴标准,统一为新民警宿舍购置生活所需的桌椅、衣柜、窗帘、空调等,切实改善新民警的工作、生活环境,努力打造温馨和谐的警营生活,增强新民警的归属感。该局政工科等职能部门还不定期组织人员到各单位督促检查新民警的生活保障落实情况,对做得好的单位予以表扬,对落实不到位的予以通报批评,切实把暖警工作做到新民警的心坎上。 针对新招录的青年民警大部分是从家门到校门再到警队的“书生型”民警,心理上对繁重地公安一线工作承受能力较弱等特点,专门邀请厦门大学心理学教授等开展心理健康辅导、心理沙龙培训2场次,先后有50余人次的新民警受到培训,使新民警学会在新环境和繁忙的基层一线工作中增强自我调适、自我解压能力,保持良好心态,更好地做好警务工作。今年初,1名新民警在处置一起群体性事件中因公受伤,出现心理恐惧,该局聘请1名专业心理辅导老师在48小时内就对其进行心理危机干预,让其快速走出心理阴霾。 |
荔林水乡 夜绽华光
毕业启航 共赴新程 湄职院举行2025届学生毕业典礼
荔城区北高镇 深入基层听民声 办好实事暖民心
古韵新声颂党恩 我市举行“迎七一”文化惠民专场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