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屿强化吸毒人员网格化管理
【发布日期:2018-01-31】 【来源:】 【阅读:次】【作者:许秋洪 林建星】
“剜骨剃髓不用刀,请君夜膝相思膏!”毒品,是游荡在人间的恶魔,毒品之毒猛于虎,尽大可能的消除毒品危害,还社会安定,是全社会的最终目标。今年以来,秀屿区禁毒办依托秀屿区网格化中心创“一三五”服务新模式,建动态“打管控”新机制,有效进行涉毒人员管理,达到三个有效提升:有效提升社区戒毒(康复)报到率,达90%以上;有效提升吸毒人员戒断率,达40%以上;有效提升吸毒人员管控率,达60%以上。 打造一个网格中心夯实禁毒基础
“我区建立区、镇、村(居)三级网格,设立1个区级中心、7个镇级分中心、35个村(居)社会治理网格站、下设511个单元网格,配备288名网格巡逻巡查员、223名专职网格信息管理员。”秀屿区委政法委副书记、分局党委委员蔡晓峰介绍到。根据各镇人口、辖区社区民警包片等情况,科学的网格划分体系,网格员发挥人熟、地熟、事熟的优势,确保在各个社区、村居都能快速进行涉毒人员的排查管控,为整个辖区的涉毒人员的管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建立三项定期模式,狠抓禁毒管控“区网格化中心建立三个定期(定期排查、定期走访、定期帮教)最大力度上对涉毒人员进行管控”,秀屿区公安分局治安大队副队长林建星对记者说道。 “2017年9月25日,林某、身份证号码、性别、婚姻状况、现住地址、家庭成员等基本情况已全面填写完整,上报区网格化中心,请区中心审核”网格员欧某在事事通手机上写道。这是网格员定期排查的日常内容:对吸毒人员的基本情况、行动趋向、生活状况、社会关系、现实表现等信息进行采集和发现,最大限度防止戒毒人员复吸。 “我老公已经快一年没碰毒了,最近和朋友一起开了一家投资公司,都是一下班就回家,都没怎么出去,你们放心吧”,施某的妻子对民警和网格员说道。“行啊,那我们再过一个季度来走访,多谢你的配合”网格员许某回复到。这是网格员定期走访的内容:对高风险类吸毒人员,要每月至少走访1次;对中、低风险类吸毒人员,要每季度至少走访1次。 “出来后最近感觉有没有身体哪里不舒服或者就业需求,需要我们帮忙的吗?”网格员按照《帮教对象谈话记录》对涉毒人员刘某问道。这是网格员定期帮教的内容:网格员走访中发现中、低风险类吸毒人员有就业安置、就业培训等需求的,并向网格化中心反馈,由司法、民政、人社、卫计等相关单位相关部门,为吸毒人员提供从业技能培训、提供就业信息。 落实五条强化措施提升禁毒力度
“秀屿区毒品预防教育社会实践基地是全市规模最大、设备最齐、功能最完善的禁毒基地,划分禁毒历史回顾、当代领导人批示、毒品知识危害、毒情形势介绍和禁毒成果展览等五大功能区,目前已经组织多个机关单位、学校团体和群众参观教育”,秀屿区禁毒大队长翁金堂接着说,“这是我们五条强化里面的强化宣传教育的一个部分,除此之外还有强化网格监管、强化社区康复、强化服务保障、强化多元共治措施”。 东峤镇涉毒人员许某因多次吸毒导致生活困难,在网格民警和网格员等多次查证后,确定其未再吸毒,民政等部门为了帮助其彻底戒毒,根据相关文件给予3000元临时救助,收到这笔钱后,许某感觉到了社会的关心更加坚定了不复吸的决心。同时,据了解,为了强化社区康复的力度,秀屿区针对南日岛吸毒人员、社区戒毒(康复)人数居高不下和出入岛交通不便利的特殊情况,在南日岛挂牌成立了秀屿区社区戒毒(康复)第二工作站,收治吸毒人员40多人次,总体上实现对海岛群众普及宣传毒品知识,解决了偏远地区吸毒人员管控难、社区戒毒(康复)人员报到难、禁毒法制宣传难的问题。 |
我市全力以赴防御台风“丹娜丝”
荔林水乡 夜绽华光
毕业启航 共赴新程 湄职院举行2025届学生毕业典礼
荔城区北高镇 深入基层听民声 办好实事暖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