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虽没有像现在国家规定的植树日,但其所颁布的与植树相关的法令,却不少。早在先秦时期,就有专门掌管国家山林的官员,此类官员称为“林衡”或“山虞”,是名副其实的地官。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混战,四方处于割据之中,但植树的观念依然没有忽视。齐国丞相管仲的思想精髓里就有植树的理念,管仲要求城民布衣要利用房前屋后种桑麻,城墙周围种荆棘,以巩固城防,并有名言曰:“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不可以为天下王。”可见其对植树的重视。到了秦始皇一统天下之时,植树更盛。《至言》中记载:“秦为邓道于天下,道广五十步,树以青松”,其植树之盛可想而知。 历朝帝王将相之中,植树最多的应该算是明太祖朱元璋了。朱元璋,人称植树皇帝。洪武元年,朱元璋登基时颁布诏令于天下:“令天下广植。凡民户有田者,须种桑麻、栗枣各二百株。”一家人家一年要种桑麻以及枣树各两百株,可见植树之多。诏令一颁布出去,仅金陵钟山等地就植桑麻五十多万棵。而后逐年递增,直至栽种成风才停止,到朱元璋晏驾时,据说全国各地栽种树木达几亿棵之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