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未来会不会变成“芯片人”
【发布日期:2013-12-15】 【来源:】 【阅读:次】【作者:】
美国科幻片《芯片惊魂》讲述了男主人公车祸之后,为维持生命,在脑部植入芯片,由此引发惊心动魄的情节。人们不禁要问——人类未来会不会变成“芯片人”? 可植入式智能芯片是一种具有生物相容性、符合医用安全标准、能够适用于人体内部复杂环境的特殊集成电路。 早在上世纪中叶,大脑专家胡塞·戴尔卡多就已经制造出首例人脑芯片,他希望能通过植入人体里的电脑芯片对人脑的某一部分实行刺激,从而改变人的情绪甚至控制人的躯体行动。 目前,利用植入式芯片可以实现身份识别、跟踪定位、银行存取等。在军事上,可植入式感应芯片能让士兵远程进行武器操作,收集、监视士兵的情况,以便即时下达命令和救援。可植入式芯片能在自然的生理状态条件下对各种生理、生化参数进行连续的实时测量与控制,得出的数据更精确;有利于器官与组织之间的直接调控,获得理想的刺激和控制效应,利于损伤功能的恢复和病情的控制;它还可以用来治疗某些疾病,甚至于代替某些器官功能,如电子耳蜗、人工视网膜、智能心脏起搏器等。 经过多年的研究,业界专家普遍认为可植入式智能芯片是可行的,但由于外科手术水平和个体差异的影响,对于植入式电子设备,任何医疗设备都不能保证100%的安全。 近年来,科学家们正尝试利用人体芯片增强大脑的思考功能、增强记忆、扩充脑容量、克服人类疾病和老化现象。或许有那么一天,人类的“感情”也会被人体芯片所取代。 |
2025年莆田工会夏令营开营 职工子女开启文化研学之旅
追梦中华福建行 华侨新生代莆田寻根
千年莆仙戏 唱响状元楼
千年水阁 古韵枫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