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乐知益智
孔子为何不入戏
【发布日期:2016-04-23】 【来源:今晚】 【阅读:次】【作者:】
我国数百个传统戏曲剧种中,表现孔子的作品极少。查遍宋元明清以来数以千计的剧目,只发现两个:一个是明传奇《麒麟记》,另一个是明清之际无名氏的传奇《九曲珠》。何以反映孔子的戏曲如此之少?
  兴起于宋元时期的戏曲,是一种以娱乐为目的的市井文化,而孔夫子是圣人,文人墨客断然不能把圣人搬到戏台上,让其成为娱乐大众的笑料。因而孔子的形象很少出现在戏台上。
  到了清康熙初年,皇帝颁诏,禁止演孔子及诸贤,各地命官无不遵守。时有徐州知府,发现有优伶在戏台上扮演孔子,“立拿班头重惩之”。
  所以,清代戏曲虽然勃兴,但爱好戏曲的文人墨客却多不敢用戏曲形式来表现这位至圣先师,以免有亵渎孔圣人之嫌。至于优伶,慑于朝廷禁令,更不敢贸然扮演,这成了积习的规矩,一直沿袭下来。
  而近现代,“五四”新文化运动,有人高喊“打倒孔家店”;几十年后的“文革”,出现大规模的批孔运动,人人口诛笔伐“孔老二”,文人墨客和戏曲艺人自然不屑于去写、去演他了。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