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生活健康
“立春”时节关键防风疏肝
【发布日期:2013-02-10】 【来源:】 【阅读:次】【作者:】

    今年的2月4日为立春,这一天揭开了春天的序幕。正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市民如果从立春开始,顺应春季自然界万物生机勃勃的气象,注意调养身体,就会使自己有强健的体魄迎来新的一年。  
    春捂的目的不仅在于防止气温变化过快造成身体不适,更重要的是防止病毒侵入。“立春是从冬天到春天的过渡,春捂不仅是要防止冬天的寒邪,还要防止春天盛行的风邪。”桂林市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廖进说,“中医里认为‘风为百病之长’,风邪的侵入会导致各种外感疾病,如感冒、皮肤瘙痒、肌肉关节痛、头痛和各种过敏症。”
    廖进表示,风邪是外界致病因素中的一种,其致病的特点是发病快、变化多。一年四季都有风
邪,但以春季居多。同时,风邪还容易与寒、湿、热等外邪联合起来,形成风寒、风湿、风热等疾病。

  “升补”疏肝
    预防风邪,仅靠春捂是不够的,还需要提高体内的“正气”,也就是自身的免疫力。饮食调理就是提高免疫力的一个重要方法,如果说冬天时要通过“滋补”来补肾御寒的话,春天时就应“升补”以疏肝养阳。
    “按照中医的五行学说,春属木,与肝相应。”廖进说,“立春时阳气初生,理应多吃些辛甘发散的食物,少吃酸味的食物,在培育自身阳气的同时疏养肝气。”
    “肝喜调达而恶抑郁”,中医认为,肝脏与草木相似,所谓调达,就是指肝像树一样喜欢不受约束地生长,不喜欢受压抑。草木在春季萌发生长,肝脏在春季时功能也更活跃,引导气血从里向外调动,排泄体内的浑浊之气。
    这时在饮食上就应“投其所好”,例如西红柿、枇杷、山楂等酸味食物有收敛的特性,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不应多吃;而豆芽、韭菜、葱、香菜等辛温的食物则有发散的效果,有助于养阳护肝,适宜多吃。
    此外,保持良好的情绪也有益于养肝。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