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同龄人来,小安觉得自己幸福得多,因为还在小伙伴都被父母掌控的年代,安妈就对小安施行了当下最流行的放养,让小安撒欢儿度过了童年。不过,安妈的放养也是有原则有底线的,这一点,值得很多年轻父母学习。 放养or放纵?别只学了皮毛 苏苏邀请多年未见的阿梅来家里玩,阿梅带上了自家十二岁的儿子。男孩长得干净帅气,但似乎不爱说话,进门也没有一句问候,径直走到客厅坐下,开始玩手机。阿梅对苏苏笑笑:“我们家很民主,用欧美教育的方式带孩子,多给孩子空间和自由,比较少干涉他。” 真是怪现象!一个十二岁的孩子不会问候长辈,作为正常人的交流能力都不具备,谈何自由,谈何素质呢? 规则&礼仪,才是放养真精髓 都说跟欧美国家学习“放养”,那就以安利公司创始人之一理查·狄维士先生为例,来看看,欧美国家究竟是如何放养的。 十五岁那年,理查升入一家私立高中,他不知道读私立学校要花很多钱,也不感恩父母的辛劳,而是整天混日子。第一学年后,父亲将他转入了职高,并对他说:“我 不会再花一毛钱让你上私立学校,你大可去公立学校混。”职高那一年对理查来说糟透了,因为他被冠上了“上不了大学”的标签。他突然意识到自己从前在学校混 日子所损失的一切。于是,他告诉父亲想回原来的高中。 父亲说:“谁来出学费?” “我来。”最后,理查通过打零工挣来的钱回到了私立高中,并变成了一个好学生。 父亲的“无情”没有让理查觉得被伤害,反而让他懂得这个世界的规则:比起别人给你的,你会更加珍惜自己赚来的,同时,做出决定便要自负后果。 其实,欧洲的“放养”,前提就是规矩以及对规则和权威的遵从,不会容忍散漫无礼。同时,又非常重视社交礼仪和相互交流,在家庭聚会里,孩子被教导要积极参与和融入交流,不可以在大人面前不管不顾地玩手机。无原则无底线的教育方式,不是放养,而是放纵。 在对理查的放养中,母亲和外祖父的作用也很大。理查的母亲坚持让家里每个孩子都分担家务,必须选一样。母亲还送了他一个存钱罐,让他存自己打工赚来的硬币; 每月带他去银行一趟,把硬币存进他自己的账户。而身为老式“货郎”的外祖父则每次都会将售卖剩下的洋葱、青菜留给理查去贩卖,在这个过程中,理查收获了毅 力和销售技巧。这些让理查学会了务实和节俭的精神,最终令他成长为了一名勤奋、有责任感的人。 左手原则右手爱,让放养张弛有度 所谓放养教育,就是尽量给孩子自由的成长空间,让他们尽情玩耍,教给他们独立生活的技巧,以培养其独立、健康、自信的品质。 一、在放养中,有2个原则是需要坚守的: 1、安全。孩子年龄小,自制能力差,需要一定的看护。2、基本规则和礼仪遵守。孩子探索世界ok,但不能放任其扰乱公共秩序和别人的生活。 二、为了更好地放养,有4件事可以多做: 1、关注孩子的优点。孩子的可塑性非常强,要经常表扬其优点,给予良性暗示和正面刺激,也要不动声色地帮他克服缺点。2、给孩子话语权。有意识培养孩子的话语权,孩子就会渐渐拥有独立自强的性情。他们会学着敢于去承担责任,如此长大后,人际关系也不会差。3、积极的情感体验。若孩子具备积极的自我情感体验,就能正确评价自己和要求自己,从而使自己的行为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反之亦然。4、让孩子慢慢来。再着急也不能代替孩子成长。父母所能做的,只有慢慢等待,这也是生命自然经历的一个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