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生活健康
孩子上幼儿园到底该学啥?
【发布日期:2016-07-17】 【来源:据《安利微刊》】 【阅读:次】【作者:】
因为转眼安大宝就上大班了,小安最近可被家里人叨叨坏了。一会奶奶来说:幼儿园上了两年,字认不了几个,十以内的加减法不会,英语还是在家跟着光盘才有了 些基础,花那么多钱都学到什么了?一会爷爷来说:游泳、画画学两年了,怎么还不会自己游,也画不出一副像样的画,这不是浪费钱吗?
  教育孩子,这种功利性思路实在要不得,尤其在幼儿园!现在的爸爸妈妈们为了孩子成才不惜付出一切,在幼儿园阶段就开始狠下功夫,但大家好像并没有仔细想过:幼儿园的孩子到底该学些什么?
  其实,幼儿园是孩子进入社会的第一个阶段,比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发现并培养孩子天赋和兴趣,同时帮助他们顺利实现社会化。这些看上去无形的东西,却比那些肉眼可见的认字、算术、ABC对孩子的帮助大多了!
  1、幼儿园第一要务
  生活会自理上学才自信
  古话说:3岁看大,7岁看老。3岁左右是孩子形成“个性”的起点,可是,在家里爸爸妈妈可看不得孩子“受累”。不会大小便,用尿不湿!鞋带系不上,别动我来!不想自己吃饭,喂!反正就是忍不住各种想招帮帮帮!
  可父母哪能帮孩子一辈子呢?况且,通过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实际上培养的是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信心,这个阶段过得顺畅,才能为日后形成自我意识和自我形象打下基础。所以幼儿园学什么?第一件要学的,就是让孩子在生理上真正断奶。
  衣食住行独立完成
  吃饭、穿衣、叠被、洗漱、上厕所等,都需要孩子独立完成,具备基本的生活技能,才能让孩子可以轻松地进行其他活动。
  养成好的生活习惯
  饭前便后洗手,拿了东西放回原位,守时……这些习惯对于孩子一生都有着重要影响。
  如果在集体中,连简单的生活技能都不具备,孩子就会紧张,而如果没有好的习惯,就容易游离于集体之外,这些都会使孩子产生厌学的情绪,变得不自信。
  上幼儿园时,妈妈配合老师对鸣鸣提了三个要求:一是穿衣吃饭上厕所的事自己打理,二是上学不能迟到,三是自己的东西用完要整理好。鸣鸣开始可不适应了,在家时想几点起就几点起,吃饭穿衣爷爷都包了,玩具洒一地有奶奶收,现在全要自己来!妈妈并没有因为他不会而放松,后来鸣鸣上小学,这三个习惯让他迅速适应了小学生活,自然能有更多精力投入学习了。
  2、幼儿园第二要务
  服从和交友是社会化的第一步
  上幼儿园以前,孩子绝对是家庭的中心,什么事都顺着他,好吃的好用的都优先他,想要什么玩具都能满足。问题是,孩子不可能永远只生活在家人身边,所以幼儿园就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个“江湖”。
  既然是“江湖”,就会有其他人,于是在这里他会重新认识整个世界:原来他不是世界的中心;不是所有的人迁就他;不吝惜地给他夸奖;不是所有的果盘都等他第一个挑……那么如何帮助他适应“江湖”,从而走好以后更多的“江湖”,至关重要。
  懂得遵守秩序和规则
  跟别人打交道要明白,首先要遵守秩序,比如排队。另外还要遵守规则,比如课堂的规则,游戏的规则。
  学会如何跟同龄人相处
  自己不再可能永远是NO.1了,胡来任性就会被孤立,怎么办?所以要知道礼貌、分享、友善,同时难受了也要敢于求助。
  这个“江湖”行走得是否顺利,决定了孩子一生中其他"江湖"的情况,是孩子适应社会的关键一步。如何走“江湖”靠的可不是会认多少字、会算多少题哦。
  铃铛和大牛是幼儿园同班同学,铃铛内向,大牛莽撞。每次玩滑梯大牛都不排队,看中其他同学手上的玩具就会抢过来。铃铛呢,总是被抢玩具那一个,经常躲在一边哭。大家都不喜欢大牛,他很生气但不知道为什么,后来才慢慢地明白自己应该遵守秩序、尊重别人才会有朋友。铃铛则在大家帮助下,学会了说NO,和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摸索中,两个孩子都知道了如何离开父母与别人相处。
  从牙牙学语到蹒跚独步,孩子其实一直在向着独立的方向迈进,而幼儿园则是他将要迈出的一大步。在这里,比起“知识”来,如何生存、如何与人相处、如何表达自己,以及对学习的兴趣更重要。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