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浮夸的世界中,有一种类型的偶像,比如靳东、霍建华、李健这一卦的明星,他们被亲切地称为“老干部”,成熟稳重,低调内敛,代表着严谨、认真、理性、正直的特质。当越来越多的迷妹们拜服他们身上所散发的这种气质,亲们是否想过——其实我们自己的生活当中,就真的很需要来一打这种“老干部”精神好吗? 比如说,在人人都追求健康养生的年代,当各种良莠不齐的养生信息漫天横飞,如果没有这种理性客观的“老干部”精神,很有可能一不小心会被那些缺乏科学依据的养生知识误导,远离了我们科学养生、健康养生的美好愿望。今天,小安就给大家来一发关于如何认识和购买保健食品的科普贴。 认识保健食品的内涵, 你需要“老干部”般的严谨 很多保健食品长着一副小药片的面孔,一些消费者光看外表就懵圈了,总是将它误认为药品家族中的一员,生病啥的都想找它。对此保健食品表示很无助:很多人给我扣了灵丹妙药的帽子,可实际上我并不带药品属性呢!于是这时咱们得发挥一点老干部的严谨,来拯救一下我们认知的“三观”。 识食物者为俊杰:保健食品不是药品吃了这么多年的保健食品,或许我们有必要严谨地认识一下它的定义。根据万能的度娘指引,保健食品的定义如下: 指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 尽管句子有些绕口,但去掉长长的定语就可以得出结论:究其本质,保健食品和我们平时吃的食物属于同类,它分明就是食品的一种嘛。 所以了,保健食品首先不是药品。为了正确地区分它们,请先严谨认识它们的不同功效: 药品的功效:简单说来,就是消除症状,缓解、治疗疾病。 保健食品的功效:可以在容许的分量下调节人体机能,提高人体生理功能和防病能力。长期食用营养保健食品有可能达至营养均衡,改善身体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保健食品和药品的定义和功效都不相同,保健食品也并不像药品那样与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虽然貌似某些保健食品和药品长了一副孪生兄弟的脸,但它的确不是药品。 保健食品不是药品 人以群分:保健食品和药品适用人群不同知道了保健食品和药品的区别,我们就可以清楚的区分两者的适用人群——营养保健食品的适宜人群是有营养保健需求的人,而药品适用人群是病人。欢迎认清自身需求,对号入座。 与此同时,我国法律也对两者做了严格的区分:任何保健食品都不许作任何治疗作用的宣传。违反这个规定亦属违法,因此大家在购买过程中还需警惕受骗。 保健食品和药品适用人群不同 识别保健食品,你需要“老干部”般的认真 近年来,由于大众对于保健食品需求的不断提升,一时间大量保健食品涌到消费者面前,让人们不知如何识别。这时候,作为消费者,我们首先需要借助官方渠道的认定标准,来识别保健食品: 1. 看标志:认准蓝帽子 所有正规的保健食品,都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一顶帽子——小蓝帽。 蓝帽产品是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保健食品标志,也是我国保健食品的专用标志。而且,如今想要获得“蓝帽子”可不简单,还必须通过被称为史上最严的《食品安全法》对于保健食品的所有管理规定,如此一来,才能很好地保障产品的安全性和消费者的利益。 因此,如果有人向你推荐没有"蓝帽子"标识的所谓保健食品,请果断拒绝,这样的产品必然没有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属于“黑户”产品。 举个正确的例子,大家都熟悉的纽崔莱系列营养食品,每一款产品都头顶蓝帽子,非常帅气有木有。 2. 看文号:有标准文号才是正道除了“蓝帽子”标识,保健食品的下方还会标注批准文号,如“国食健字【年号】”“号”,或者“卫食健字【年号】”“号”。有标准文号才是正道。 3. 看文字信息:是否全面具体保健食品包装上的文字信息也是大有讲究。按照国家规定,保健食品包装上必须注明以下项目: 产品名称、主要原(辅)料、功效成分/标志性成分及含量、保健功能、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食用量及食用方法、产品规格及净含量、日期标示(生产日期及保质期)、储藏方法及注意事项。 在购买保健食品的过程中,对照以上几个方面,如果您发现某些产品外包装上的文字信息不够全面,太过简单粗暴,就一定要留心。文字信息是否全面具体 4. 看登记信息:查询官网登记的“产品信息”如果您对以上外观信息识别还无完全把握,上正规的官方网站核实产品的信息,也不失为一种简单快捷的方法。建议您可以登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查询保健食品的相关信息。但凡正规的保健食品,都会登记有它的信息。查询官网登记的“产品信息”。 把握食用保健品的平衡, 你需要“老干部般”的理性 在食用保健品时,对于如何把握食用量才是最佳的平衡状态,不少消费者有些困惑。 对于这个问题,还得从我们的人体说起。大家都知道,人体是一个平衡的有机体,人体健康需要均衡的营养来维系。营养缺乏自然不行,但营养补充得太多又有可能出现营养过剩的问题,从而损害健康。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每天都必须食用食盐(氯化钠),没有盐就会导致身体水解电质平衡紊乱而引发疾病。但是人体对盐的需求量是一定的,过多摄入食盐将对身体产生不利影响。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居民就由于长期饮食偏咸,导致钠源性高血压的发病率高于其他地区。 正是因为人体在摄入营养物质时需要把握平衡,才能真正起到保健的作用,因此,对于某些市面上比较偏激的“营养处方”,我们还需拿出“老干部”般的理性去对待——无论如何,按照保健品瓶身注明的有效物质含量和推荐用量,科学地食用准没有错。 选择保健品的购买渠道, 你需要“老干部般”的正确 随着网购成为“买买买”时的普遍选择,人们在购买保健食品时也越来越频繁地采取网购方式。然而,网购保健食品可不能光凭有钱任性就行,现在不靠谱不正规的网购渠道有多猖獗你造吗? 被伤身的消费者,还有面临网络打假举证难、起诉难、诉讼难、获赔难的现状,真是有苦难言。 针对网上安利产品假货猖獗的现象,公司在此特别提醒消费者: 购买安利正品,您可以从熟悉的安利营销人员或经销商处原价购买,或选择在安利公司所开设的直营店铺购买; 如果您是“网购”的忠实粉丝,请认准安利官方开设的四大网购平台:安利微购、安利数码港、安利易联网、安利移动工作室,从这些正规渠道网购安利产品才有保障。 喜欢安利海外产品的消费者,如今也有正规的购买渠道:安利海外购。这是安利公司自建的海淘平台,该平台会陆续将更多来自全球的安利产品引入国内,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优质生活之选。 亲们,在认识、食用和购买保健食品时,请随时带上理性客观、严谨认真的“老干部精神”——这才是真正科学、正确的养生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