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水温40℃-45℃ 泡脚水温并非越热越好。水温太高,不仅对心脑血管病患者不利,且容易破坏足部皮肤表面的皮脂膜,让角质层干燥甚至皲裂。 一般建议以40℃-45℃为宜,建议先用手试试温度。糖尿病人为保险起见,可用温度计测量一下水温。 2. 时间15-30分钟 泡脚时,血液会流向下肢,如果时间过长,可能引起脑部供血不足。一般建议泡脚时间控制在15-30分钟。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老年人尤其应注意,不要用过热的水泡脚,如果泡脚时感到胸闷、头晕,应停止泡脚,休息一下。若出现其他明显异常,必要时应到医院就诊。 饭后1小时内不宜泡脚。吃完饭后,体内大部分血液流向消化道,如果饭后立即用热水泡脚,本该流向消化系统的血液转而流向下肢。久而久之,这会影响消化吸收,导致营养缺乏。 因此,最好吃完饭1小时后再泡脚。 3.容器最好用木盆 有人喜欢在泡脚水里加中药,铜盆等金属盆中的化学成分不稳定,容易与中药发生反应,甚至生成有害物质,使药物的效果大打折扣。 不建议大家从网上购买成分不明的“足浴包”“足浴粉”等。如果想在泡脚时加药材,建议先咨询中医,根据体质选择。 经期和孕期女性、过敏体质、脚部皮肤破损的人和老人,尤其应遵医嘱选用药材,以免泡出问题。 泡脚还能改善血液循环,用热水泡脚时,腿脚的末梢血管逐渐扩张,血流量随之增加。因此,适当泡脚能改善血液循环;缓解头痛,正确泡脚能减轻头部血管压力,对改善某些类型的头痛也有好处;有助睡眠,有睡眠专家认为,更年期女性每天用热水泡脚,可放松全身,缓解腰腰背疼痛,促进睡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