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生活健康
冬病夏治三伏贴 这样用效果最好
【发布日期:2017-07-23】 【来源:据《保健时报》】 【阅读:次】【作者:】
       近几年来,利用“三伏贴”进行冬病夏治成了一种时尚而有效的治疗方法。三伏是一年之中阳气最旺盛的时段,皮肤腠理疏松,人体气血流畅,寒邪最易消除。
       在此时贴敷有温散寒邪、扶助阳气或辛温发散的药物(最常用的药物有附片、肉桂、细辛、白芷、毕拨、良姜、姜、白芥子、半夏、麝香、冰片等),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扶助人体阳气、祛风散寒止痛的功效,以提高机体免疫力,对防治冬季易反复发作、加重的疾病,可收事半功倍之效。其中最常见的慢性疾病有三类:
       一是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等呼吸道疾病;二是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等慢性胃肠性疾病;三是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顽固性关节疾病。这三类疾病最适合冬病夏治。
       三伏贴不是速效药,需要坚持一段时间才能起到治疗效果,因此不可急于求成。
       进行三伏贴治疗,最好在头伏、二伏、三伏的第一天上午贴完,因此时毛孔开张,药力最易渗透体内。若错过最佳时机,也可在头伏的任何一天进行,以后在二伏、三伏对应的日子贴药即可。
       一般来说,每十天贴一次,连贴三次为一疗程。应连续贴三年。每一贴成人宜保持6-8小时,儿童保持2-3小时。时间到了应及时揭下,不要随意延长时间,以免皮肤过敏,导致以后治疗无法进行。贴药期间还需注意以下事项:
       1.贴敷的药物多属温经走窜之物,故孕妇、局部有瘢痕者、过敏体质者以及患有严重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癌症的患者应慎用或禁用。而皮肤有疮疖、破损、患肺结核的活动期、患肺癌有咯血,以及患支气管扩张、急性咽炎喉炎、高热性疾病的患者,不宜进行贴敷。
       2.婴幼儿因皮肤娇嫩,不能耐受药物刺激,不宜贴敷三伏贴。
       3.在贴敷期间,要少吃生冷、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在贴敷当天不宜进食海鲜、羊肉、猪头肉、蘑菇等发物性食品。
       4.贴敷前要注意保护皮肤的清洁,避免蚊虫叮咬等伤害。贴敷前一天,要用温和的沐浴产品洗浴,去除皮肤表面的油脂。
       5.初次贴敷或皮肤敏感者,可先试一试对胶布是否过敏。若有过敏现象,应先告知医生,可改用其他方法固定。
       6.在贴敷过程中,若出现发热、腹泻等急性感染,或所贴穴位处出现皮肤破损等情况时,应暂停贴敷。贴敷当天最好穿宽松透气、舒适吸汗的深色衣服,并尽量减少外出,以减少贴敷处出汗过多,影响疗效。也不要让电扇、空调直吹贴敷部位,否则皮肤毛孔遇冷会影响药物吸收。
        7.有人贴敷后局部会出现小水泡,一般不需处理,只要保持皮肤干燥清洁即可恢复。若起泡严重应及时就医。
       需要注意的是,进行冬病夏治,不能急于求成,有时需坚持几个夏天的治疗才能取得理想效果。冬病夏治也不能取代平时的治疗。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