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民生
田间问计“新土改”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基础
【发布日期:2013-11-07】 【来源:】 【阅读:次】【作者:晚报记者 薛冰冰】

    十八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在事关国计民生的众多议题中,土地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如何通过土地制度改革,让广大农民分享更多的红利,农民们对此有何热切的期盼?11月5日和6日,记者深入田间地头探访,感触很深。

      

 土地,权属盼“正名”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是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的基础。然而,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许多地方的农村土地权属问题仍然比较混乱,给城乡一体化建设增添了不少阻力,农民对土地权属问题也表示极大的关注。
    在涵江区白塘镇北港自然村附近的包菜地里,承包种植大户徐国雄对记者说,他承包农田规模种菜十多年了,由于转包土地产权不清,经常会引起一些农事纠纷,给稳定规模种植带来很大不便。他说,前些年责任田要缴纳“统购粮”,不少农户就把责任田转送给他种,“统购粮”也由他负责缴,这样这些田地应该就是他的了。但因为只是口头约定,责任田没有正式变更产权,他担心最终会不会闹矛盾?所以他希望政府能对农村承包责任制以来一些产权不清的土地进行重新确权,这样他们种田也就更加放心了。
    的确,农村改革30年来,由于时间跨度大,问题积累多,类似像徐国雄这样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出现的权属不清等问题还很多。因此,农民热切盼望这次三中全会在农村土地产权问题上有更加清晰明确的政策,以保护农民合法权益,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

      

 土地,流转盼增值


    土地流转在农村已实行了好多年,但以往的土地流转只能是农业种植上的流转,土地要进入市场必须经过政府收储挂牌拍卖,农民希望土地流转能获得更多的红利。
    记者在城厢区新度镇沟头村的菜地里采访时,农户陈金财一边摘着香菇豆一边说,由于前几年家中土地被政府征用,他就到其他村去转包责任田种菜谋生。他说,农村土地被征用后带来了巨大的效益,而这些在农民土地上增值的利益,农民希望得到更多的合理的分配。再说,农民手中的土地局限在农业使用上留转,不能直接进入市场交易,也不利于城乡一体化建设。
    告别了陈金财,记者又来到拱辰街道七步村采访,一位正在种芋头的老农说,他种了一辈子地,但还是感到农民手中的土地不值钱。如何让农村的土地在城市化进程中更好地增值?他盼望三中全会在土地流转上,能带给农民更多的合理的应有的权益。

      

 土地,经营盼集约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经逐渐显露出许多的不足,在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农业规模化经营更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也受广大农民的普遍欢迎。
    记者在黄石镇横塘村采访时,在一片约百余亩的西红柿菜地里,与承包大户俞建忠谈起了农业规模经营的问题,老俞说,他和两位亲戚租了近200亩的地,眼下西红柿长势良好,他对今年的菜价抱有很大的希望。当记者问他怎样才能把规模经营做好,以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时,他深有体会地说,规模种植不是简单的土地集中,而是要在实现农业集约化生产上下工夫。他说现在有些地方过分强调扩大土地规模经营,而忽略了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结果把大片的土地交给一些既没有生产技术,又没有生产经验的人去经营,生产效益和生产效率都很不好,农村的土地价值不能得到充分的挖掘。
    因此,俞建忠盼望这次三中全会在农村土地改革中,对农业规模经营在集约化生产、社会化服务和产业化经营上出台更多的扶持政策,好让农村剩余的劳动力向城镇化、工业化集中。

      

土地,种植盼保险


    种田风险大,特别是规模经营的大户,如果遇上自然灾害损失就更加惨重。俞建忠和徐国雄两位种植大户对此有更深刻的感受。
    采访中,俞建忠说,他在横塘村承包农田规模种植五六年来,已有3年碰上洪涝灾害,特别是2011年那场洪涝,把眼看就要采摘的西红柿全部淹死,仅那次就损失了近8万元,好几年的辛苦劳作创收一下子泡汤了。徐国雄也倾诉了同样的苦衷。他说去年夏季,他承包种植的四五十亩水稻就要收割了,结果遇上一场暴风雨,水稻全部倒伏在田里,收割机无法使用,只能靠人工慢慢收割,收割成本成倍增加,造成他经济损失3万多元。
    采访中,农民特别是规模经营大户普遍反应,要想调动农民种田积极性,农业金融服务必须尽快跟上,尤其是农业保险业务的拓展,可以减少种田的风险和损失,增强种田的稳定性收入,推动农村经济更好地发展。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