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国大妈”现象背负几多无奈?
【发布日期:2013-12-11】 【来源:】 【阅读:次】【作者:】
从“完胜华尔街大鳄”到“抄底海外房产市场”再到“比特币逆袭的主角”,2013年,“中国大妈”似乎声名鹊起又充满戏谑。 一边是居民储蓄率全球领先,一边是理财资金占比偏低;一边是传统投资市场萎靡不振,一边是新兴理财产品风险难测。“中国大妈”现象的出现折射了什么?又警示了什么?
“大妈玩法”遇“国际规则”,屡战屡败为哪般?
12月初,国际金价再创5个月来新低,8个月前国内金市疯狂一幕犹在眼前:连涨十余年的金价下跌,“中国大妈”大量买入金饰,转眼之间金价再度大跌,炒金者被套牢。 无独有偶。今年以来,西班牙、希腊等国的房产在中国投资者间“蹿火”,“太太看房团”四处考察。 理财国际化,成为2013年中国民间投资标志性特色,然而这场理财热中的一个主角——“中国大妈”却“热情有余、知识不足”,不少时候逆势而动,屡战屡败。 “‘中国大妈’实际上成了一个群体的代名词,这个群体代表了当下中国理财意识觉醒、有着热切投资需求却不具备专业素养的部分消费者。”中央财经大学民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永壮说,“缺乏专业知识是致命伤。以黄金为例,‘中国大妈’大肆购入的黄金首饰与国际市场上的黄金期货完全是两码事,国际金价是期货市场上交易形成,与美元和国际经济形势密切相关。看着期货价格买现货、逆势而动的理财方式等于在‘赌博’。” 盘点“中国大妈”的投资战绩可以看到,相比于华尔街精英的专业操作,“大妈们”空有一身“追涨杀跌”的本事却无用武之地,缺乏对投资市场的了解无异于未知大海中“裸泳”,“投资”成“投机”、“机遇”变“遭遇”的经历也就不足为奇。 “一定要增强风险意识。”李永壮说,随着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加快,国内外资本市场互动增加,中国投资者在拥有投资热情的同时,也必须增加理财知识,才能避免“抄底反被套”的厄运。
“中国大妈”受伤的背后,是国内投资环境的残缺
一则“中国居民平均储蓄率超50%全球最高”的消息挑动人们神经。“中国大妈”抱怨:“这些积蓄存银行还跑不赢CPI!” 比特币被央行“预警”、互联金融佼佼者“余额宝”面临成长的尴尬……“中国大妈”更犹豫:“在高回报和高风险之间,究竟如何选择?” 在“我方唱罢你登场”的理财“战场”上,“中国大妈”纠结之余不禁质疑:“难道老百姓天生就是高风险偏好的投机者?” 从2013年国内投资理财市场交出的“成绩单”来看,理财“崇洋媚外”并非毫无道理。 ——经济增速全球领先,A股市场“熊”冠全球。渣打银行统计显示,年初至今,全球股市上涨21.3%。而中国的上证指数年中最大跌幅达18.67%,深成指从9096点一路跌至8500点左右。 ——宣传时“天花乱坠”,交易时“陷阱频频”。多家银行理财现“飞单”、光大证券“乌龙指”、万家基金高管被查,种种负面新闻背后是中国资本市场安全交易机制缺失。最新调查数据显示,沪、深交易所2469家A股上市公司中,22.63%的公司披露自身存在内部控制缺陷。 ——理财产品规模“大步走”,居民理财回报“小碎步”。前三季度,我国银行理财规模已达9.9万亿元,与理财规模“大踏步飞跃”相对应的却是“财民”们为个位数的收益率“苦苦挣扎”。从今年初到10月上旬,更有近百万A股账户不堪“跌跌不休”清仓逃离。 “投资渠道不畅必然会催生投机。‘伴着风险跳舞’的理财方式不过是当前国内理财市场不景气、通货膨胀隐忧下的一种次优选择。”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与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说。
|
- 情系桑梓 返乡义诊
- 我市中小学校教育教学开放活动精彩纷呈
- “书院新声”入人心 理论宣讲接地气
- 我省首届职业技能大赛瓷砖贴面项目开赛 同台竞技 “贴”出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