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交易所暴利:上期所去年纳税20亿超上证所
【发布日期:2012-05-10】 【来源:】 【阅读:次】【作者:】
上海期货交易所2006年尚不能跻身上海地区纳税百强榜,而2007年已以3.47亿元名列上海第64位,去年更超越上海证券交易所(下称“上证所”)而挺进上海地区纳税前10强。
“暴利”的尴尬
由“国务院期货监督管理机构审批”设立且“不以营利为目的”的上期所,自2003年11月1日起实施的交易所章程显示,营业期限为50年的该交易所,分为均等份额由会员出资认缴的注册资本1.25亿元。而去年,该交易所的净利润则已接近60亿元。 且按上述章程规定,“实现的税后净利润根据有关财务规定转作盈余公积金”。实际上,则从未对会员实行过利润分配。如此,该交易所多年积累起来的盈余公积金目前应已达上百亿元,另外客户保证金存量还维持三四百亿元之巨。 与期货交易所坐拥“金山”成鲜明对比的是,历经20年风风雨雨成长至今的国内160多家期货公司,大多仍处于温饱阶段。 中国期货业协会有关内部通讯提供的数据显示,160多家期货公司去年全年的手续费总收入也仅101.36亿元,净利润则仅为23.06亿元。而据有关业内人士测算,三家商品期货交易所仅去年四季度因减免而返还的手续费将近20亿元。这意味着,收入尚依赖单一经纪业务的一大半期货公司,如没有去年底交易所救急性手续费减免,或将陷入亏损困境。 事实上,在因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政策需要而出现一些垄断背景的“暴利产业”,在市场经济中也并非不可接受,关键在于这些“暴利”性收入如何通过合理的再分配来为本行业的健康发展进行输血补气。
被“暴利”
其实,国内期货市场包括交易所手续费、期货公司佣金在内的交易总成本,目前也已低至成交额的万分之一点四。而欧美成熟期货市场交易所一般仅收取十万分之一、二的交易手续费,再加上期货佣金商数倍至十倍于交易所水平的佣金,其交易成本也并不比国内低太多。 关键在于国内这种倒置的分配格局不仅让期货交易所的“暴利”问题凸显,而且相关制度约束的缺失还可能导致期货交易所的“暴利”问题被骤然放大。 2010年底因宏观调控物价预期及打压过度交易的需要,国内各大商品期货交易所在证监会的强势监督下纷纷取消了当日开平仓的日内交易的手续费减半优惠。而当日内交易量占成交量一半时,已可影响交易所交易手续费收入的四分之一。这可解释为上期所去年手续费收入及纳税额暴涨后面的“被暴利”因素。 而据某业内资深人士向本报记者介绍,恢复会员制期货交易所的本来面目,由会员大会表决交易所手续费的收取标准及多余收入的分配等重大事务,才能从制度上约束交易所“暴利”的扩大化及可能“被暴利”的后果。今年“两会”前夕,他甚至有意通过相关渠道向“两会”递交有关期货交易所的收入应按合理支出执行强制性预算的建议。 而从目前来看,六大期货、证券交易所从下月初大幅下调交易费用收取标准,其中期货交易所平均降幅30%左右,监管层在对市场强力呵护的同时,也可使得交易所承受“暴利”指责的压力有所减轻。
|
毕业启航 共赴新程 湄职院举行2025届学生毕业典礼
荔城区北高镇 深入基层听民声 办好实事暖民心
古韵新声颂党恩 我市举行“迎七一”文化惠民专场演出
西天尾镇开展宗教场所消防演练 筑牢安全“防火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