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讯 日前,我省出台了“关于加快信息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明确提出争取到2015年全省信息产业的销售收入、千亿级产业集群、超百亿元企业等发展目标,为实现这一发展目标,“意见”还着重提及给予信息产业发展多项帮扶政策。这对作为我市主要产业的电子信息产业来说,无疑是利好和重大机遇。 我市电子信息产业从改革开放之初就已起步,当时是大批外商投资的电子企业来我市投资办厂,生产电子表及计算器等,产品主供出口;近年来,我市电子信息产业的结构发生重大调整,产品结构不断优化,新型中高端产品所占比重不断攀升,形成了从基础元器件、半产品到成品结构比较合理、产业配套比较齐全的产业链,建立了以莆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中心的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平台。但在产业调整发展中,也存在不可避免的转型问题,如整体实力不强、产业链配套需完善、自主创新能力待加强和人才缺乏等。 此次“意见”的出台,在大项目、骨干企业、市场、人才、金融等方面都给予了明确的帮扶政策。如扶持骨干企业方面,年营业收入首次超过30亿元、50亿元、100亿元的电子信息企业,以企业上年度为基数,分别按其地方级“三税”(主要指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新增部分的10%、15%、20%奖励企业。对上年度纳税总额在1000万元以上、当年度“三税”比上年度增幅达30%以上的电子信息企业,其新增“三税”30%以上部分,按其地方级“三税”新增部分的30%予以奖励;金融支持方面提出了创新的概念,即发挥省级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金的杠杆放大效应,引导和推进金融机构开展商标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质押等贷款业务,加大对具备高成长潜力的中小微企业融资支持力度;组织实施信息产业实用人才培训提升工程,建立校企结合的信息产业人才实训和实践基地,省级就业专项资金除继续扶持软件适用人才培养外,每年紧缺技术工种免费培训的各级联手推动部门增列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将信息产业技能人才培训列入重点;等等。有业内人士表示,机遇就在面前,充分利用帮扶政策,提升完善不足之处,将极大助力我市电子信息产业纵深发展,并做大做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