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讯(记者 吴柳丽)纺织工业作为国民经济传统支柱产业、重要的民生产业和国际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在繁荣市场、吸纳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城镇化进程以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记者昨日获悉,为确保各项目标的顺利实现,财税金融等政策措施将起到关键作用。 据了解,我市纺织服装鞋业,将力争在“十二五”末实现规模以上产值超过千亿。依托金鹰粘胶纤维项目,调整优化纺织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以粘胶纤维为原料的纺织业。充分发挥我市纺织服装龙头企业众和纺织、才子服装等品牌效应,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形成涵盖纺织-服装-漂染-成衣加工生产-辅料生产-市场营销等领域的纺织服装产业链,建成全省重要的纺织服装生产基地。依托福建制鞋行业技术开发(莆田)基地、国家级鞋业研发设计中心以及沃特等龙头企业的品牌效应,提升制鞋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制鞋产业集群规模扩张,争取建成全国最大的休闲运动鞋制造中心。依托莆田鞋服城,建成全国性的鞋服专业市场。 根据我省纺织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纺织业将实施重点行业准入条件,加强对资源消耗高和污染物排放量大项目的准入管理。围绕着纺织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结合,支持新型纺织纤维材料产业、高性能产业用纺织品、新型纺织装备制造业以及面料、服装产品深加工的重大项目。研究制定稳定纺织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财税政策,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鼓励企业申请高新技术企业和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具备条件的企业可以享受高新技术企业及企业技术创新相关的优惠政策。进一步实施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落实一般纳税人企业抵扣其购进或自制机械设备等固定资产所发生的进项税额政策。 金融支持方面,加大银行和金融机构对纺织产业基地、纺织专业园区、纺织专业化市场固定资产贷款支持。对有销路、有效益、流动资金暂时紧张的重点企业,通过流动资金贷款展期、延长授信期限、增加授信额度等措施予以支持。积极支持企业创新能力和品牌运作能力。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短期投融资券等拓宽融资渠道和提高融资能力。鼓励担保机构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成长型、有市场前景的中小纺织企业提供信用担保和融资服务。放宽直接融资的限制,支持纺织企业进入创业板市场和在境内外上市,支持纺织企业创建投资公司,鼓励开展股权融资、项目融资。支持企业采取BOT、TOT等多种融资方式,建设产业基地、园区、市场的基础设施、产业设施、污控设施以及产业公共平台。 另外,进一步落实纺织品出口退税政策,确保及时足额退税。纺织行业协会、商会等社团机构作为政府和企业的桥梁纽带的作用也将得到积极充分地发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