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讯(邱天 叶丰)10月20日,中国邮政定增加发行2012-28《中国陶瓷-德化窑瓷器》特种邮票1套4枚,邮票面值均为1.20元,邮票主图选自故宫博物院的4件明代一级文物,人物和器物各2件。在版式安排上,一、二图和三、四图分别连印,即在整版16枚邮票中,两图各有8枚。 德化瓷器始于宋代,距今已有1000余年的历史,是中国瓷器的著名产地,与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并称为中国三大瓷都。德化瓷烧制技艺已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德化白瓷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早在1951年10月,邮电部曾将德化瓷塑“渡江达摩”作为特9《伟大的祖国——古代文物》的选题之一,后因某种原因而取消;1954年,葡萄牙在澳门发行《送子观音》1套3枚,即为德化瓷塑圣母玛莉亚;2008年,摩洛哥为纪念中摩建交50周年发行了世界上第一套丝绸镶嵌德化瓷塑邮票;2010年,德国发行《德国陶瓷制造业300年》纪念邮票,画面表现的是奥古斯特大帝听取发明人伯特格汇报“迈森中国白”研发进展过程。 1995年,德化正式提出德化瓷器邮票申报,但一直久推未获通过。这次能够实现10年的梦想,应该说搭上了福建省政府与中国邮政合作的“顺风车”。今年5月,福建省人民政府与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一个平台,六个中心”,促进福建经济文化建设及闽台交流合作等。其中一项,中国邮政集团承诺在5年合作期内,每年发行一套福建题材的邮票,加大海西建设宣传力度。而该票就是战略合作协议签署后发行的首套邮票。 邮票作为国家名片,不但可以宣传地方的人文资源,也会拉动地方经济的发展,点亮沉积的文化遗产。近年来频频亮相的福建题材邮票更是让广大八闽邮友为之津津乐道。2006年3月12日,2006-5《孑遗植物》(4-2)《水松》很好地宣传了屏南水松的价值。2006年10月22日,2006-25《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4-1)《送别》邮票首发式在长汀举行,突出“长征从这里开始”的主题。随后在2007年9月2日、2008年6月18日、2009年1月18日、2009年12月28日、2010年10月22日先后发行2007-24《金湖》1套2枚,2008-14《海峡西岸建设》1套4枚(另有小版张1枚)、2009-2《漳州木版年画》1套4枚(另有普通版、丝绸版小版张个1枚)、2009-31《古田会议八十周年》1套1枚和2010-26《朱熹诞生880周年》1套2枚(另有最佳邮票评选小全张1枚)等。随着海西邮票题材的不断丰富,必将推动其收藏价值和投资价值的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