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讯(记者 吴柳丽)莆田市拥有兴化湾、平海湾、湄洲湾三大海湾,规划的港口岸线59.4公里,其中湄洲湾岸线54.4公里,兴化湾三江口岸线5公里,可建泊位120多个,其中大型深水泊位80多个,总吞吐能力可达3亿吨。显著的海港优势有利于打造船舶修造产业。 而在福建省的海岸线上,仅有莆田尚未具有上规模的造修船产业。莆田现有湄洲船舶修造厂和平海镇造船厂两家小规模的造船厂,前者每年建造民用钢质船舶12艘,后者每年建造木质渔船100艘。为充分发挥莆田的海港优势,目前我市引进了两个重大的船舶修造项目,以壮大临港工业。 东吴修造船基地,总投资59亿元,其中造船项目总投资35亿元,年造16条巴拿马型散货轮;修船项目总投资15亿元,修建一个30万吨修船坞,四个泊位及厂房等;配套海洋工程总投资9亿元。 联发船舶修造有限公司,总投资2.3亿元,拟建1万吨级、2万吨级、6万吨级干船坞各1座,6万吨级和2万吨级舾装码头各1个,船台2个。船厂建成后,年修船能力可达115艘,造船能力达10万吨,年可创利税1亿多元。 据了解,我市船舶业发展目标是以修造船舶为主,同时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和远洋渔船、运输船、特种船、工程船、工作船等中小型船舶,在2015年总产值将达到40亿元。为实现这一目标,船舶业将充分利用湄洲湾和兴化湾岸线资源,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大型船舶企业的沟通联系,积极引进资金和技术,加快推进湄洲湾东吴修造船基地建设;在大力发展修船业务的同时,努力提升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设计开发能力,争取建造远洋渔船、运输船、特种船、工程船、工作船等中小型船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