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呼声很高的天然气价格改革或将进一步推进。 2011年底,国家发改委公布了《关于在广东省、广西自治区开展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改革试点的通知》,根据通知表示,两广地区的天然气定价方法将按照“市场净回值”方法定价。 此次价格改革的最终目标是放开天然气出厂价格,通过“市场净回值”方法定出门站价格,门站价格与进口液化气和燃料油进行价格联动,再由门站价格倒退回上游的气田出厂价格,下游的终端价格与门站价格进行联动,这样天然气上下游的价格由市场竞争形成,政府只对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进行管理。 但在价格改革试点之后,中国气田出厂价仍然是由国家进行管理,而广东下游终端销售价格也并未完全放开,部分省市进行了联动定价,而部分省市仍然需要召开听证会的形式定价。 目前,天然气的消费量正在快速增加,导致进口量也急剧增加,我国天然气的进口依存度上升至30%左右,天然气的供应保障体制的形成似乎迫在眉睫,而这又离不开天然气形成合理的上下游价格联动机制。 ICIS C1分析认为,2011年底两广试点的价改机制由于试点面积小,无法推动上下游的价格联动,因此2013年向全国范围内推广价改机制,或许可以进一步推进价改的效果,以实现价改的最终目的——理顺天然气与可替代能源比价关系,引导天然气资源合理配置。 此外,之所以没有形成上下游的联动机制,主要是因为目前只有广东省实施这样的机制,因此向全国范围内推广价格改革机制,才能最终实现上下游的价格联动。 据业内人士透露:“由于天然气价格改革涉及面广,对企业和居民的生活影响也很大,所以无法一步调到位,特别是对于承受能力较为低的西部地区。由于2012年天然气进口依存度有望达到30%左右,天然气价格急需形成市场化的机制,以形成资源供应保障,另外,天然气”一省一价“的呼声较高,所以天然气价格改革很有可能在2013年逐步推广到其他省市。” ICIS C1分析认为,伴随着中国进口天然气资源的不断增长,进口商的亏损加剧,不利于进口积极性,也不利于我国天然气的供应保障。因此,上调广东省的天然气价格似乎迫在眉睫。ICIS C1认为, 2013年中国天然气价格改革向其他省市推进也不无可能,这样才能进一步推动两广地区的价改,最终实现价格的市场化机制。(证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