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普通山区农村家庭里的孩子,在中学时代一次偶然去县城“兜风”中,被邮电局门口邮贩摊上的花花绿绿邮票迷上了,从此,集邮成了伴随他成长的“良师益友”。而今,身为人民教师的他,更是以邮为媒,深结邮缘,广普邮识。他,就是邱盛老师,一名普普通通的人民老师,虽然他同时还有市青联委员、市政风行风评议代表、市城管评议员、市邮协副秘书长、市集邮讲师团副团长等多种身份,但邱盛还是喜欢“邱老师”这个平凡的称谓。 党的“十八大”之后,邱老师在最短的时间里,整理出《方寸世界看党史》宣讲主题,通过大量直观的邮品向莆田二中的广大师生普及党史,使师生们在生动新鲜的图像中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大精神。据熟悉邱老师的人介绍,这只是邱老师以邮普及文化知识的一个小片段,事实上,自从邱老师走上工作岗位以来,他就一直把集邮文化结合时代热点进行整合推广,既有适合大中小学生的校园集邮专题,也有适合税务、金融等行业专题,还有时政热点专题等,这一切让集邮魅力在多元平台上得以展现。 与此同时,邱老师还积极参与莆田本地特色集邮课题研究的重任。2008年5月,其参与的世界妈祖邮票及其邮品研究课题被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财政厅列入2008福建省高校服务海西建设重点项目。《世界妈祖邮票的调查与思考》、《论妈祖邮戳及对传播妈祖文化的作用》、《封片卡上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妈祖信俗》等三篇学术论文也“出炉”发表。另外,他还积极筹备“妈祖集邮文化研究会”这一专业学术团体,准备通过组织来凝聚妈祖集邮文化的爱好者、研究者,出版相关研究成果的报刊资料,推动这一领域内涵的不断丰富。 面对当前集邮队伍日益萎缩的状况,邱老师提出提升集邮宣传工作的思路——在全国各种媒体呈现莆田集邮气象。有集邮爱好者做过不完全统计,2012年见诸各报(刊)的稿件有望突破300篇。 而在平时的生活中,邱老师尽显集邮发烧友本色,在购买邮品的同时,邱老师更喜欢自己制作邮品。2011年11月11日,在这个号称世纪神棍节的美好节日中,邱老师发掘出莆田“最光棍”的邮戳,通过日戳(10个1)和邮资机戳(10个1)的组合,让莆田这一经典的光棍戳扬名神州。 回顾自己过往的“邮涯”,邱老师庆幸自己最初的“偶遇”,也欣慰这一路来的苦乐爱好,从而坚定邮事终将与自己如影随行。“年轻集邮骨干,把集邮视为终生的精神追求,热心从事集邮的普及和宣传工作。”当圈内圈外人听闻福建省集邮协会介绍邱盛老师当选“全国集邮先进个人”风采时所用的评语时,对邱老师的这份坚持和热爱,不免增添更多的感触和敬佩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