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讯 近日,我省发出通知,决定开展省级城市副食品调控基地示范基地创建活动,以此来鼓励和引导我省城市副食品调控基地规模化、规范化发展,从而进一步把省级基地做大做强。 为确保创建工作规范有序开展,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发展要求,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推动省级基地科学发展。2013-2015年,在现有的全省城市副食品调控基地范围内开展省级示范基地创建活动,计划创建80个达标省级示范基地(其中:生猪基地40个、蔬菜基地30个、蛋禽基地10个),省级基地规模化、规范化水平有明显提高。 创建工作将实现“三化”,即基础条件标准化、生产管理规范化、产品经营产业化。基础条件标准化是指基地选址布局科学合理,符合环境要求;生产规模化水平高,达到规定标准;基础设施完善,满足标准化生产需要。生产管理规范化表现在制定并实施科学规范的生产管理规程,严格按照无公害(绿色、有机)要求开展生产,建立完整的生产档案和全程质量管理制度,生产过程实行信息化动态管理。产品经营产业化是基地销售台账完整,产品商品化、品牌化销售比率高;产品品质优良,产地检测设施完善;产品本地销售比例高,积极开展基地直销,市场应急调控保障能力增强。 据了解,我市现有省级城市副食品调控基地16个,其中,生猪基地6家、蛋禽基地2家、蔬菜基地8家。我市示范基地数量不超过本地基地总数的20%。分类基地创建数量按照基地数量情况和基地实际情况确定。 另外,在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示范带动和强化监督检查等工作要求下,还有一些支持政策出台,以促进创建工作的开展。我省经贸委将整合有关项目资金,倾斜支持省级示范基地创建。地方经贸部门也有望加大项目资金和技术培训投入力度,提高活动的实施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