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资爱地图机构捧蓝筹
股民最终或又被虐一把
【发布日期:2013-09-12】 【来源:】 【阅读:次】【作者:世经】
距8月23日仅12个交易日,上证指数已经从最低点2029点攀升至2237点,涨幅达10%。大盘两百点上涨背后,是游资和机构主导的两波完全不同的热点行情。 “上海自贸区概念主要是游资推动的行情,游资圈内的群体事先商量了投资标的,再集中资金拉抬股价。”上海一位接触游资的研究负责人透露,8月26日,游资选择了浦东金桥和上港集团作为重点标的,有了赚钱效应再将热点扩散至整个上海本地股。 然而,外高桥领衔的涨停板帽子戏法却是与公募基金等机构无缘的牛市。本报记者调查发现,基本没有参与上海主题投资的基金经理,已经开辟投资新战场。
游资自娱自乐炒概念
如仅从赚钱效应看,上海自贸区概念股在过去两周无疑处于牛市。 “这波主要是游资参与,基金干不了这个活。”深圳一位股票型基金经理称,8月26日,上港和金桥开始拉升,当时他判断只是讲概念和预期,没有任何业绩支撑,炒作很快就会结束。 没想到的是,热度持续两周,涨幅远远超出预期。“现在每天看着这些股票涨,不能动心、更不能冲进去。如果追了,就是高位接盘。”前述深圳基金经理称,这是一波游资自娱自乐的行情,与公募基金没有任何关系。 记者从申银万国研究所高层了解到,上港为代表的上海本地股行情,是一批游资“一手导演”的炒作行情。 “这一波游资圈内是提前商量和布局的,操作手法跟过去一样,集中拉抬股价。但选择的品种跟过往有区别,如上港不是纯粹炒概念,还是有点业绩支撑。”上述高层称,上海游资深入参与了这波主题,但选择品种比以往更注重安全边际。 在业内看来,自贸区主题有了可观的赚钱效应,但这只是游资自娱自乐的游戏,最终由谁来接盘是个关键问题。根据过往上海迪士尼等主题概念炒作,“老百姓最终又被虐一把”。
机构力捧蓝筹股
面对游资占领主导地位的自贸区主题,踏空基金颇为无奈,基金净值明显落后,公募亦开始开辟新战场。于是就有了9月9日银行股驱动的蓝筹行情。 与上海自贸区不同,这是一波以机构主导的行情,很多公私募基金都开始加仓银行地产。 “8月29日就开始加仓银行股;9月9日,银行股涨幅较大,加了50ETF。”平安资管一位投资经理介绍,其上半年有五成仓位是持有成长股,但如今,其成长股持仓降至30%,剩余20%的仓位换成金融地产。这亦是其今年以来蓝筹持仓占比最高的时期。 “主要加的是浦发和兴业银行。”平安资管投资经理加仓银行股,看中的是其正面催化剂,这既包括允许上海自贸区人民币自由兑换,也包括优先股发行等改革红利。在机构看来,这次以银行为代表驱动的周期股行情,将持续一段时间。主要基于经济基本面的支持。
|
我市全力以赴防御台风“丹娜丝”
荔林水乡 夜绽华光
毕业启航 共赴新程 湄职院举行2025届学生毕业典礼
荔城区北高镇 深入基层听民声 办好实事暖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