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伟广:两家公司堪比茅台
【发布日期:2013-11-12】 【来源:】 【阅读:次】【作者:】
2009年,新价值2期以190%的收益率夺得私募冠军,一时间,罗伟广名声大噪。但罗伟广和新价值的命运却在触及巅峰后发生了戏剧性转折。随后的2011、2012年,新价值旗下产品全数遭遇“滑铁卢”,客户巨亏、大规模赎回的新闻屡见报端。 如今的罗伟广依旧坚守在私募一线,只不过现在的他对于投资有了更深层次的感悟。近日,《每日经济新闻》与罗伟广进行了一次深入交流,他的经历,对普通投资者也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NBD:在经历大规模赎回风波后,你们进行了怎样的调整? 罗伟广:其实在2010年,我们还有一部分资金投了一级市场,这类投资非常成功。第一个获利退出的公司是做手游的,我们通过并购将其卖给了上市公司,赚了近5倍。在一级市场投资的行业还有传媒、安防等等,也赚了很多钱。 从某种意义上讲,在二级市场上也可以像PE机构那样进行投资,只要有足够的耐心,挑足够好的公司。二级市场、一级市场都用PE的模式、思维来投资,这个方式比较适合我,这才是我们的优势。不过,我更建议大家往一级市场去,往企业、生产领域去。 NBD:您对消费市场作何判断? 罗伟广:消费市场将来会有很大的机会,传统行业甚至一些新兴行业普遍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投资机会不是很大。比如我近来挑的公司有两个产品,一个产品毛利率50%,另一个产品70%,产品还供不应求。产能过剩的产品可能只有20%的毛利率,几个点的净利率,还不够还银行的贷款利息,投资这样的行业没什么前景。 以电影产业来说,以前大家进电影院基本上都是奔着外国大片去的。但是最近几年,国产电影火得很,像《泰囧》出来之后票房之所以那么高,这其实就是一种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同样的,在化妆品、女包、服装方面,逐渐地也会出现一系列优质的国产品牌。因为我们下一代人,比如说90后,他们的消费观念和60后、70后、80后是不一样的,在他们眼里,国产的和外国产的商品起点是一样的,只要你做得好,他们就愿意掏钱。再比方说,近些年上海家化就吃掉了很多联合利华和P&G的市场份额,茅台抢占了很多洋酒的市场。 |
我市全力以赴防御台风“丹娜丝”
荔林水乡 夜绽华光
毕业启航 共赴新程 湄职院举行2025届学生毕业典礼
荔城区北高镇 深入基层听民声 办好实事暖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