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贷款两大法律风险不容忽视
【发布日期:2017-12-14】 【来源:】 【阅读:次】【作者:戴晨曦】
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加上各种盈利性组织的鼓吹,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喜欢花明天的钱享受今天的生活。于是,消费金融的出现让许多“囊中羞涩”的学子开始大肆剁手。虽然国家明令禁止“校园贷”,但是大学生周围仍然存在许多互联网贷款金融平台。 既然是贷款,不管贷款金额多少、分期付款多少期、利息多低,都逃脱不了还款这一最重要的环节。对于大学生,其缺乏固定的劳动收入来源,大部分的收入来源于家庭所给的生活费或者课余时间的兼职报酬。而网上购物,先消费后还款的模式,的确给很多暂无充裕资金购物的同学带来了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法律风险。
风险一:个人信用记录留污点
目前不管是传统的银行或是新兴的互联网贷款平台,大部分都接入了央行的征信系统,只要有逾期还款(就算只差一块钱),超过了宽限的几日期限后,就会进入央行的个人信用记录,成为污点,这样对(至少五年内)个人信用消费将产生不利影响。因为个人信用记录是商业银行信贷决策的参考依据,一旦产生不良信用记录,对个人信用造成不良影响,将会增加个人再次获得银行贷款、办理信用卡或授信业务的难度。要知道,个人征信系统所收集的信息,将保存较长年限,且不能擅自更改。
风险二:触犯刑事法律
一般情况下,个人的消费贷款长期逾期不还,会遭遇银行民事方面的诉讼。但是,如果贷款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或者以其他方法,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行为,就属于“贷款诈骗罪”。我国公安部门对“贷款诈骗罪”的立案标准在2万元以上。 我国刑法对“贷款诈骗罪”的量刑如下: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所以,希望在校大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不盲目攀比,理性消费,避免因金融贷而在个人信用记录中留下污点或者牢狱之灾。
|
同沐妈祖慈晖 共绘青春蓝图
国网莆田供电公司:迎战用电高峰 筑牢清凉防线
我市全力以赴防御台风“丹娜丝”
荔林水乡 夜绽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