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盘指数经过半年时间的持续震荡上扬后,马上就要迎来最大单月规模的解禁潮。其中2018年1月的解禁压力创近年最高,按照“当月开始流通市值合计规模”指标来看,这一数额超过5700亿元,该数字已经接近中国石化这个大蓝筹的A股流通市值。 通常,解禁股所占比例和市值偏高,同时股东人数众多,形成集体性抛售。但A 股市场运行由多因素主导,其中解禁仅为市场影响因素之一,不必视解禁股如虎。为了应对解禁来临的压力,不少对自身发展有信心的上市公司还采用大股东或高管增持的方式来缓解。 深圳一私募人士张琪认为,解禁虽然的确会对股价形成较大的压力,造成一些个股闪崩,但投资分析都是多个维度共同决定的,不能仅仅只看是否遇到了解禁期。 在今年业绩为王的市场风格下,业绩才是股价的最大保证,同样都是解禁股,业绩的好与坏可能就会形成股价的天差地别,一般而言业绩好的就能抵抗住解禁股抛售的压力,业绩差的遇上解禁可能就会陷入深渊。 若股价锁定期内已有一定涨幅,同时又业绩不佳,且估值与业绩增长匹配性不高,其解禁股东的抛售意愿就会相对较为强烈,投资者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