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在首届中国雄安产业发展论坛暨北京支持雄安产业发展促进会成立大会上,河北雄安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吴海军表示,雄安新区将按照智能、绿色、创新的方向打造一座现代化之城。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首席经济学家管清友表示,未来5-10年将是雄安新区固定资产投资的高峰期。中国证券报记者在会上获悉,目前企业纷纷组团进入新区,雄安“大建设”一触即发。 业内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根据相关规划,京雄之间的直达列车、城铁、公交将在2018年内开通。 没有规划设计好,雄安“一寸土都不许动”。目前在雄安新区还看不到大的工程建设。雄县当地居民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目前雄县只有县城北部的造林工程开始了,没有见到其他工程开工。 雄安新区传统的产业是塑料制品业、服装、鞋、箱包百货等。在容城县城大街上,中国证券报记者看到,“容城服装城(向前)”、“白沟箱包城(16公里)”的交通标识以及“京津冀超级衣橱环渤海纺织重镇”的广告牌在周边一堆央企标识的包围下,悄然伫立。平静中积蓄着“爆发”的力量,“大建设”只待发令的“枪声”响起。 日前召开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推进会议表示,雄安新区规划框架已经基本成熟,要适时启动一批重点项目,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工程建设。“这标志着雄安新区建设即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吴海军表示。河北省社科院专家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雄安新区传统产业转移已基本完成。 新区建设的力量已汇集。在容城县城的“央企大街”,中国证券报记者看到,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建筑、中国电建等基建央企以及湖南建工、上海建工、河北建设集团、山西二建、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等地方基建及设计企业都已铺开摊子。 国投集团、天津城投集团、北控集团、北京市政集团、中国大唐、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淮北矿业、新奥集团、东方雨虹、百世快运等城建投资、市政、能源、电信、建材、物流企业也已亮相。 一公里左右的街道两旁,鳞次栉比地分布着约30家央企、地方国企,以及一些民营企业。当地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还有不少国企以及大量民营企业已进入雄安新区,只是没有对外挂牌。“新区气象”正扑面而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