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县区新闻
大红灯笼高高挂 老艺人“灯笼林”的美好愿景
【发布日期:2011-11-22】 【来源:】 【阅读:次】【作者:】

    灯笼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表达喜庆的一种符号,灯笼也是龙的传人心中最深的情结。逢年过节,张灯结彩,既包含着吉庆,也昭示着希望。当历史的车轮进入二十一世纪,灯笼这一古老的民间工艺是否也与时俱进?带着这个问号,日前,记者慕名采访了老艺人——“灯笼林”。
    “灯笼林”叫林阿坤,今年70多岁。走进位于东门兜“灯笼林”灯笼加工场,但见不大的空间,各种各样的灯笼,琳琅满目。老人指着一屋子灯笼对记者说:“这些灯笼不是我的,我做的都被人家拿走,根本留不住。”交谈中,一位中年男子匆匆走进店里,说过几天他家新屋乔迁,让他赶制两只大红灯笼,明天取货……
    “灯笼林”,18岁就开始跟人学扎灯笼。心灵手巧的他很快便成为扎制灯笼的行家里手。由于他制作的灯笼不但造型别致,而且经久耐用,因此,不少人家都慕名前来找他制作灯笼。尤其是逢年过节,前来订做灯笼的更是络绎不绝,不提前几天根本就排不上号。当年,他正是凭着这个手艺“养家糊口”。至于灯笼制作的工艺流程,他说制作竹灯笼首先要选竹料,然后要削开、晾干,仅这个过程就要两三天时间。在后期制作时,则要根据所制作灯笼的形状,对竹料进行烘烤、定型,形状简单的灯笼烘烤过程相对简单,而遇到一些造型比较复杂的如龙头、生肖等外形线条多变的灯笼时,则要投入大量精力对竹料逐一烘烤、定型。这些工作结束后,还要对竹子进行绑扎、粘糊,这项工作同样费时费力。
    据介绍,与传统做法不同,专业宫灯要用对焊机、轧床等专业机械,宫灯的12道工序,如插架子、轧灯布、粘须、贴云子儿、签金丝、印花……一样都不能少。流水作业集约了人力和时间,可实现规模化经营;用材选料上,钢架取代传统竹篾,上等的锦缎代替红纸,拆卸自如,安装方便,数十只灯笼装一个箱子都不成问题,这样就实现了远途运输,打破了地域的限制;传统的作坊里做出的灯笼,因为人工不同,灯笼很难做到大小一致,而专业宫灯可以按照客户的要求,做到特大和异形,做4米高的大灯笼也不在话下,而且专业宫灯更密实,大小尺寸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更适合大型庆典和街道的统一布景。
    现代制作工艺有那么多的优势,那么还要传统制灯工艺干嘛?面对记者的质疑,“灯笼林”坦言:现代制灯工艺大多适合机关单位、工厂、学校等大型庆典活动,而传统工艺则适合家庭喜庆,如,春节、元宵、孩子结婚、老人祝寿等,因为家庭用的灯笼往往要用笔写上姓氏,因此,任何时候,传统制灯工艺都不能丢。谈到这里,他话锋一转说:“这手艺要传下去还真不容易,他曾收过十来个徒弟,但能坚持下来的不多。为此,他希望趁自己还能干得动的时候,把制作灯笼的传统工艺传授给那些有志于传承的年轻人。  晚报记者 钱碧云 周晓露 实习生 黄冬冬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